我们都有薄而脆的锁骨
——《少年游》阅读分享会

黍不语是近年引人注目的青年诗人,第三届扬子江年度青年诗人奖的颁奖词中称赞她的诗“不惧于在‘小’中盘旋.....
时间:12月7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思南文学之家(复兴中路505号)
嘉宾:黍不语、何言宏、张烨

嘉宾介绍



女,八十年代生于湖北。湖北省文学院第十二届签约作家。
《少年游》
是青年女诗人黍不语的第一部诗歌集,这本诗集集合了青年诗人黍不语的160首诗歌。
个人简介
1965年4月生,江苏淮阴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
个人简介
生于上海,上海大学教授,系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首届理事,上海作协诗歌委员会原主任、多届理事。1985年参加诗刊社举办的第五届全国青春诗会。已出版6部个人诗集1部散文集。诗集《鬼男》由爱尔兰脚印出版社翻译出版,部分作品译介成八国语言,入选300余部诗选及多种文学性辞典。

文字实录



331期通讯:黍不语:写诗是一种自身的修复

     12月7日下午,青年诗人黍不语携其诗集《少年游》来到第331期思南读书会现场,和评论家何言宏、诗人张烨一起,品味诗歌中的诗意与哲思。上海师范大学顽童剧社现场朗诵诗歌《我的房子》《我的母亲坐在那里》等。 【详情】

  触摸自己的心跳


  黍不语从2012年开始写诗,从网络论坛到微信、博客,再到杂志刊物,她几乎在一种半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诗歌创作。“我觉得诗歌是一个人最私密的语言,是自己的心跳,再加上个人性格的原因,我很少与人交流。”她认为,诗歌是一个作用于自我本身的过程,“写诗就是在触摸自己心跳的同时,用最少的语言说出自己跟他人、跟世界的关系。”


  何言宏谈到,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颗诗的种子,可能在很偶然的时机下,甚至一阵风吹过,这颗种子就萌发了。正如黍不语所说,“内心的表达找到了诗的形式,然后开始写作。”


  张烨表示,黍不语的诗歌令她联想到前苏联作家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散文集《金蔷薇》。“她是做金子的工匠,能够把生活中毫不起眼的点点滴滴积蓄起来,写出一首首闪光的诗歌,打造成一朵金蔷薇。”


  另外,黍不语的语言朴素、平凡,没有“为语言而语言”,她的诗歌语言看似“粗头乱服”,实则具有一种静穆的、朴素的美丽。在平静背后,有一种能够直达灵魂的疼痛感,“她的语言很平稳、很静寂、很孤独,但背后有思想、有光芒、有情感。”


  写诗是净化自己的时刻


  主持提出,初读黍不语的诗歌……【详情】

从左至右为何言宏、黍不语、张烨
黍不语
现场嘉宾
何言宏
现场嘉宾
张烨
现场嘉宾

现场图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