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的感受力

臧棣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被公认的一位具有开拓性和源头性的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个长期致力于对当代诗歌的一个全方位、多方位考察的批评家......
时间:9月14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思南文学之家(复兴中路505号)
嘉宾:臧棣、韩博、胡桑

嘉宾介绍



1964年生于北京。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研究员。
《沸腾协会》《尖锐的信任丛书》《情感教育入门》
严选自诗人在2000年至2018年间写作的系列诗。
个人简介
诗人,艺术家,旅行作家,毕业于复旦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荣誉作家。出版有诗集《借深心》《飞去来寺》,以及《与酒神同行》《涂鸦与圣像》等七本旅行文学作品,即将出版长篇小说《三室两厅》。2019年,组诗《第西天》英文版(Catherine Platt译)获国际文学杂志《渐近线》翻译奖。
个人简介
诗人、译者。哲学博士。1981年生于浙江省德清县。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著有诗集《赋形者》。诗学论文集《隔渊望着人们》。散文集《在孟溪那边》。译著有《我曾这样寂寞生活:辛波斯卡诗选》《染匠之手》《生活研究:罗伯特·洛威尔诗选》等。现任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

文字实录



臧棣:“为细小的事物辩护,让事物本身说话”

      9月14日下午,诗人臧棣携诗集《沸腾协会》《尖锐的信任丛书》《情感教育入门》作客第317期思南读书会,和诗人韩博、胡桑一起分享诗歌的奥秘。三位嘉宾分别从60后、70后和80后诗人的角度,探讨当代诗歌的感受力,以及人们感知世界、与世界共处的方式。详情

  “重新与世界相遇”


  臧棣的三本诗集收录了2000年至2018年间创作的系列诗歌,在这些作品中,诗人回归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重新诠释了理解诗歌的方式。胡桑谈到:“这三本诗集的意义在于重新探讨了诗人如何与世界相遇、如何感知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如何书写这个世界。”


  感受力是我们理解诗歌的方法,那么什么是好的诗歌感受力?臧棣认为:“一种好的诗歌感受力,一方面要不断地向深层推进,一方面要不断地回溯诗歌的起源。”


  中国古人认为“诗以言志”,诗歌的最基本目的是用语言去表达个体生命的感受。臧棣谈到,中国古代诗歌的感受力偏向于一种心性的感悟,而当代诗歌更偏向于对于世界的洞察。当代诗把古典诗中对自然山水的审美和感悟,转向了对世界的“深度观察”;把东方美学中偏向安静的感受方式,转向了与外界对抗的姿态。


  在新作的创作中,臧棣更多是从肯定和顺应的角度去理解世界,“我觉得采取一种谦卑、敬畏的角度去发现世界的多样性,可能会有更丰富的体察。”

……【详情】


现场嘉宾
从左至右为韩博、臧棣、胡桑
现场嘉宾
臧棣
现场嘉宾
韩博
现场嘉宾
胡桑

现场图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