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三年:我们的创作和出版

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萌芽》杂志和《联合文学》杂志联合主办的2018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12月13日拉开帷幕。
时间:12月15日(周六)16:00-18:00
地点:思南文学之家(复兴中路505号)
嘉宾:陈雪、高翊峰、路内、孙未、王聪威、王玲、小白、张惠菁
主持:李伟长

嘉宾介绍



个人简介
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著有作品包括随笔集《好色的哈姆雷特》、《表演与偷窥》;长篇小说《局点》、《租界》;中篇小说《特工许向璧》、《封锁》等。中篇小说《封锁》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
个人简介
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著有小说《少年巴比伦》《花街往事》《慈悲》《十七岁的轻骑兵》等。
个人简介
上海作协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书籍22部,包括长篇小说《双面人格的夏天》《岁月有张凶手的脸》《熊的自白书》《单身太久会被杀掉的》等。
个人简介
小说家、编剧、导演。2012年被《联合文学》杂志评选为“20位四十岁以下最受期待的华文小说家”。出版《家,这个牢笼》《肉身蛾》《伤疤引子》《奔驰在美丽的光里》、《一公克的忧伤》《乌鸦烧》等短篇小说集。
个人简介
小说家。曾获巫永福文学大奖、中时开卷十大好书奖、法兰克福国际书展选书、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决选、台湾文学奖金典奖入围、宗教文学奖、台湾文学奖、打狗文学奖、棒球小说奖等。杂志人,现任《联合文学》杂志总编辑。
个人简介
代表作《蝴蝶的记号》由香港导演麦婉欣改编拍摄成电影《蝴蝶》,2004年以长篇小说《桥上的孩子》获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十大好书奖,2009年以长篇小说《附魔者》入围台湾文学奖长篇小说金典奖,隔年同时入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类年度之书与第三十四届金鼎奖,2013年以长篇小说《迷宫中的恋人》入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小说类年度之书。
个人简介
著有传记《杨牧》,小说《恶寒》《末日早晨》,散文《活得像一句废话》《给冥王星》《步行书》《你不相信的事》《告别》《双城通讯》等。曾获台湾“中国文艺奖章”、《时报》文学奖、台北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
个人简介
世纪文景副总经理。
个人简介
1980年生,青年评论家,现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创联室副主任,思南读书会策划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馆特聘研究员。著有阅读随笔集《珀金斯的帽子》《年轻时遇见一些作家》。

文字实录



上海-台北双城记:跨越海峡的文学互动

     12月15日下午,上海与台北的七位作家小白、路内、孙未、高翊峰、王聪威、陈雪、张惠菁,与世纪文景的出版代表王玲齐聚第277期思南读书会,聊聊“双城三年:我们的创作和出版”。青年评论家李伟长担任主持。详情

全球化时代下的文化互通


“上海-台北小说工作坊”的举办为两地文化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两地作家齐聚一堂,展开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当小说家遇到小说家,又或是直面批评家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在台湾作家高翊峰的印象中,台北作家鲜少对他人的作品直接做出评价。而小说工作坊带给他的收获之一是找到了评论与沟通的方法。“在这样的环境下讨论彼此的小说,或者设定主题讨论文学,我开始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试着跟其他小说家沟通。”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正因如此,孙未在阅读时感受到了台湾文学越来越亲切,作品展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与台湾作家面对面交流后,孙未认为作家与作品之间保持着和谐一致:作家的思想原原本本地反映在了作品中,而作品在本质上就代表了作家本人。


台湾作家张惠菁至今依然记得高中时阅读萧红《呼兰河传》给她带来的惊艳。“萧红的生活经验和我完全不同,东北的呼兰河畔使我感受到了寒冷与严酷,感官震撼非常强烈。”张惠菁说:“虽然不同的小说有着不同社会的特殊体验,但你不会划分这是属于哪里的小说。因为人性是一致的,共同的想象一直存在。” 

……【详情】



现场嘉宾
孙未、高翊峰、张惠菁、王玲、李伟长
现场嘉宾
小白、陈雪、王聪威、路内、李伟长
现场嘉宾
现场读者
现场读者
现场读者

现场图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