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写真,多维预言——韩松的科幻美学

华语科幻代表作家韩松,被称为“中国当代的菲利普•迪克”,其小说是对现实的荒诞写真和多维预言,批判精神及文学想象直接承袭鲁迅。
时间:11月3日(周六)14:00-16:00
地点:思南文学之家(复兴中路505号)
嘉宾:韩松、严锋、宋明炜

嘉宾介绍



华语科幻代表作家,被称为“中国当代的菲利普•迪克”,出版小说《医院》《驱魔》《亡灵》...
《医院》《驱魔》《亡灵》
“医院”三部曲采用全新的文学手法“科幻现实主义”,“用科幻的思维...
个人简介
1982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86年随贾植芳教授攻读比较文学专业硕士学位。1991年随贾植芳教授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 1994年留校任教。
个人简介
哥伦比亚大学博士,韦尔斯利学院副教授。著有英文著作《少年中国》,主编英文版《转生的巨人:二十一世纪中文科幻小说选集》;中文著作有《浮世的悲哀:张爱玲传》《德尔莫的礼物》《普利茅斯的冬日花朵》《批评与想象》等。

文字实录



打造时空镜像,重组现实荒诞

     11月3日下午,华语科幻作家韩松带着他的“医院”三部曲来到了思南读书会第269期现场,邀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评论家宋明炜,聊一聊科幻小说给未来世界带来的变局。详情

用科幻的方式达到超现实的关照


韩松的科幻小说《医院》讲述了主人公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逃离医院,奔向宇宙,进而求助于人工智能。但每一次都逃跑无果,最终依然要返回医院接受治疗。韩松认为,这呈现出一种人的状态,“始终有一种危机,逃不掉压力、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此外,韩松也想借主人公求医来探究宇宙的终极本质。在他看来,宇宙好比一座医院,终究像病人一样走向死亡。“宇宙从它一出生,就像人一样,先天机体不完善。通过人类的修修补补,使它存在下去。”


宋明炜关注韩松的作品长达八年,他见证着中国科幻小说从被小众的读者群体接受发展为被主流媒体、批评界认同的过程。他表示,韩松早期的作品《轨道三部曲》与现实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医院》的笔触更深地切入现实的肌理,“韩松的作品中也愈发包裹着不可捉摸的幽暗魔力。”


在严锋看来,韩松作品处在从鲁迅延伸至80年代先锋文学的延长线上,“他守住了脆弱的精神血脉,继承了他们对人性的观察和批判,并且以科幻的方式达到了超现实的关照。”延续了先锋小说的现实性,韩松采用科幻的思维将现实加以改造,重新切割,将其陌生化与写意化。严锋说道,尽管《医院》的现实感戳中了读者的切肤之痛,但是仔细读来却能体会到韩松实则把医院塑造成奇幻的时空共同体,“这个时空是现实时空的一个镜像,也是平行时空的一个展开”。

……【详情】


现场嘉宾
周嘉宁
现场嘉宾
严锋
现场嘉宾
宋明炜
现场读者
现场读者

现场图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