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涌豪教授的著作《中国游侠史论》,第一版出版于29年前,二版出于复旦大学出版社,最新版出于上海人民出版社。相比较以前,新版有了许多增补,几乎每页都有更动,又增加了五万字内容,增加了一万七千字的代序,耗时五个多月。汪涌豪坦言,游侠是他个人偏爱的选题,与他的个人趣味有关,也和他的一段生命联系在一起。他回忆起,写这部书的时候,女儿刚出生两个月,抱着她写。等这本书写完,她已经能拿着稿子抓了,把最后一页撕碎了,印象非常深。所以书第一次出版时,拿在手里摸,很带感情地抚摸了很久。
一、侠的来处
人们说起侠,一般会认为是打抱不平、快意恩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汪教授认为,今天的侠是正面的,历史不是这样的。侠有两面性,一方面仗义出手是他的美德,另外一方面是杀人,杀官、杀民都有,未必都是劫富济贫,也有劫富不济贫的。
汪教授认为侠的来源相对复杂。古代的士算是低级贵族,一般经过六艺教养,能文能武。春秋末战国时期,经历社会大变动,士失去工作了,需要重新选择职业,一部分勇强的尚武的就成为侠,一部分能说会道的就变成书生了。所以侠当初并不是社会当初的小混混,也不是人生路途上的失意者,只不过是争取自己重新上岗一个的职业选择。
关于侠的来处,虞云国教授从社会阶层变行进行了分析。侠之所以在春秋末年、战国时期,成为很突出的社会现象,跟当时社会很有关系。在奴隶制制度里,士是贵族中最低的。随着社会变动以后,原先的那种阶级等序没办法再维持下去,最低等的士所继承的身份不多。士的身份越来越低下,他只能自己找出路,能说会道的做说客,有点武艺就成为游侠……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