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号下午两点,海派作家程乃珊的丈夫严尔纯和作曲家陈钢做客思南读书会,和读者分享了他们与程乃珊共度的点点滴滴。
《远去的声音》的缘起
读书会开始,程乃珊的丈夫严尔纯介绍了出版本书的缘起。这本书收录了程乃珊从2011年12月到2013年4月的文稿,这段时间是乃珊生命的最后时光,她身患重病,经过了11次化疗,但是依然非常坚强。严尔纯表示,在这些遗稿中,完全看不出乃珊所受的病痛折磨,而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之心。此外,严尔纯向读者介绍了本书的封面画与书名。画中的绿房子是他们家族原来的房子,在铜仁路333号,而房子旁边穿紫旗袍的身影便是乃珊。书的名字原来是《白云无牵挂》,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中作家余华心提出了"远去的声音",受到了大家一致赞同,于是书名最终被确定下来。
作为程乃珊的挚友,陈钢也讲述了他与程乃珊以及这本书的缘分。他谈到,他与程乃珊相识于饭桌,她一直如太阳般温暖,记忆中最深刻的便是乃珊爽朗的笑声。后来,乃珊写了一篇文章《激情探戈》,评论的是陈钢所作的曲子《红太阳的光辉把炉台照亮》。她写道,"题目是红太阳,曲子是柔情。歌曲的面具是革命的,但内里却是小资的。"自此,陈钢与程乃珊就不再是饭局中的酒肉朋友了。在陈钢看来,程乃珊是不可替代的,她是上海女人,是上海的标志。这本书是"克勒门文丛"中的一本,"克勒门"的概念是几年前他、乃珊以及另外几个朋友一起想出来的,他们认为,克勒文化是上海文化的精神。之后,克勒门与三联书店结盟合作,于今年书展同时推出了6本书,对于上海文化的传承来说也是意义非凡的创举。
透明的人,实在的写作
在谈到乃珊的写作与为人时,严尔纯表示很多人对于乃珊的评价都是毫无心机的透明人。乃珊毫无保留地展现她的喜怒哀乐,在与她交流中完全不用设防。她的作品也如她的为人一般,实事求是,无论是纪实文章还是小说,乃珊后期的作品几乎都有照片来佐证,所以她把自己的文学称为非虚构文学。严尔纯提起乃珊的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9年在《上海文学》发表第一篇文章到90年代,第二是90年代她在香港的写作,第三是21世纪她回到上海定居后的创作。
刚开始的时候,程乃珊的作品没有引起特别大的轰动,但是因为她有比较强烈的小资味,所以受到大家的欢迎。1986年程乃珊和王小鹰作为上海作家的代表,应邀访美,当时她向美国新闻总署提出两个请求,希望可以见到《百万英镑》的主演格里高利。派克和作家郑念。因为《百万英镑》是程乃珊最喜爱的电影,她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你好派克》来赞美其中的男主角。郑念是《上海生死劫》的作者,这部作品记录了文革的种种迫害与回忆,后来由程乃珊进行翻译,受到郑念很高的评价。90年代,程乃珊去了香港,在香港工作的这段经历给她的创作带来了新的启示。在上海时,她的写作主要以小说为主,比如《穷街》、《蓝屋》等等。到了香港后,她的创作中,开始有照片与文字相匹配,照片的比重也较大,这样比较直观,而且也提高了读者的信任度。重新回到上海后,她创作的上海系列作品也是含有大量的照片,属于纪实文学。本来乃珊在去世之前还有两件大事要做,一是写自己的家族史《好人家》,二是重写《蓝屋》,三是将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整理出一本纪念册。严尔纯说,"前两个愿望因为生病都没能完成,我帮她完成了第三个愿望,也算是了却了她的一桩心愿。"
寻找上海
读书会的最后,陈钢谈到了程乃珊对于上海的书写,他说,"克勒门成立以后,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寻找上海。我们觉得若再不寻找上海,这座城市很可能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慢慢消失。"陈钢曾经与程乃珊合作过一档节目《和平饭店》,其中程乃珊是这样解读上海文化的,她说,"海派文化是普通的土鸡蛋,慢慢倒进进口的橄榄油,然后慢慢地调,最后产生了新的东西,就是海派文化。"所以,海派文化是中西合璧、雅俗共赏,具有都市情怀的文化。陈钢认为,程乃珊笔下的上海是真正的上海,在她的文字里,可以看到还原的上海历史,可以找到上海发展的足迹。所以他希望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陈乃珊,来重新阅读上海,把上海的魂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