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下午两点,思南文学之家请来了著名作家王小鹰,向读者讲述她在苏北的经历与感悟。1947年,王小鹰在苏北的芦苇荡中出生,58年后,她重返故地,写下《苏北行》。让我们跟随她的脚步,一同探索这片卧伏在她心底的神秘之地。
"苏北的乳汁哺育了我"
读书会开场,王小鹰便被问及她对苏北的记忆,她说,"那是我多年来的心结。"1947年国内战争,国民党部队进攻苏北根据地,"所有人都撤退了。"王小鹰说,"我妈妈是大肚子,她没有办法跟着大部队走,只好坐着小船驶进芦苇荡里面。路过村子,听见没有狗叫,就赶紧把妈妈搬上去。当时生不下来,再转移到船上面去,躲进芦苇荡里,反复好几次。最后实在等不及,就把我生在了小船上。那个时候部队要撤退,只好把我送到一个老乡家里。所以我说,是苏北的乳汁哺育了我。"
她说起自己的名字,"部队攻回来的时候,我在苏北当地老乡家里,脏兮兮的,只看见两个眼睛,我爸爸就给我取名叫小鹰,说我的眼睛很像老鹰。"
"要去找我出生的地方"
王小鹰说,她写作的动机,是要借父母的故事,来写两代人的反差,来讲述重塑理想的过程。她说:"开始写的时候很慌张。因为我从两岁跟妈妈南下以后,就没有再回到苏北去过。如果不亲自到那里去,就根本没有办法想象芦苇荡到底是怎么样的。所以我有一个心愿,要去找我出生的地方。"这次阅兵的刘老庄连队,就是她回到苏北所拜访的地方之一。
"非常凄凉,没有一个参观者,"她重复道,"除了我们没有一个参观者。地上都是枯叶,还有很矮的平房。但当时他们的事迹是非常感动人的,为了主力部队撤退,他们去正面阻击日本人。他们怕把老百姓的房子炸掉,就跑到原野……苏北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没有可以遮挡的地方,就在田野上开了一道壕沟,结果全连82名战士全部牺牲了。这次大阅兵时,我看到有刘老庄的旗子,心里真的是很感动。其实这个纪念馆搞得很好,它就在外面真的挖了一个壕沟,里面做了真人大小的模型。"最后她感慨起来:"为我们国家诞生献出过生命的人,真的不应该把他们遗忘掉。"
正义要有理想
当主持人问起王小鹰对《甄嬛传》的看法时,她直截了当地表示:"我不喜欢《甄嬛传》。制作很精良,演员也很漂亮,但是我看了一段就看不下去了,因为里面传递出来的人生观比较丑恶:为了一个男人,一个老皇帝,那么多女的争风吃醋,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不能容忍的。"
也曾有一个年轻人反驳她:"《甄嬛传》里,甄嬛代表着正义。"而王小鹰对"正义"这个词有着自己的定义:"我们两代人的观念不同,我认为的正义,应该是有很宏大的意义,是为人民、为民族、为他人。如果仅仅是为个人,可以的,我们现在社会是很自由的。但是我们要有一个人的底线,就是要遵法,不要去坑害别人,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但正义,就必须是要有理想,是为别人牺牲的,为国家、为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