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74期通讯:美,通向自我的大门

思南读书会  来源:上海作家  2015/6/29


6月27日星期六下午,第74期思南读书会活动"美:通向自我的大门"如约在思南文学之家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当美拯救我们:星期二的哲学课》一书的作者夏尔?佩潘先生,以及华东师大外语学院院长袁筱一教授,引领读者们踏上体验美、寻找自我的旅程。

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藏匿在我们的生活中等待我们的发现。它不同于道德、理性、感性,它是没有任何标准来衡量的。那么美究竟是什么?拥有发现美的眼光于我们自身有什么作用?作者又将如何诠释"我们需要美让我们和自己和平共处"这句话?本书作者将从哲学的观念上与读者分享他对于美和审美的研究历程和结论。

  "美"能拯救自我

本场活动主持人叶沙对《当美拯救我们》一书做了简单的介绍。这是一本哲学书,作者是一位法国哲学家,讲述的是美和我们自身。它给出了美、审美、和谐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特定的方法,来完成审美的过程,获得更大的自由。

本书作者夏尔?佩潘就此书中的主体概念"美"的作用做出解释:"我们需要美来帮我们走出自身的谜团,让我们更加接近我们自己。美可以帮助我们从身份的禁锢里面走出来。"人们需要通过"用身体来思考"以抵达审美情感,正如作者在会上朗读的一段书中的文字:"去创造遇见美的机会吧,选择那些你最中意的,让不同形式的美在你心中绽放光华,让美在你身上创造各种能力间自由、和谐的游戏,从而找回判断的力量。"

人们之所以如此如此需要美,是因为人们身体里有一些冲动需要用一种文明的方式表达,而美能提供这种可能性。可见,解决内心冲突也是审美的一部分,正如袁筱一所说:"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们没有得到满足的部分,通过美的形式的转化,通过这样的象征把人的一种情绪和心结释放了出来。"

  "美"的和谐共处

美本身是一种迂回的方式。本书作者用一种有别于理性思考的方式,在读者没有任何哲学基础的情况下讨论美,用最通俗的方法将读者引领进一个深奥的领域。美是一种直觉和本能,是人的智慧、感性、身体和潜意识汇聚到一起的结果。第二章中作者引用黑格尔的观点:"我们需要通过美来提升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审美体验是能够拓展我们内心体验的方式,结论就是我们比我们自己认为的更加伟大。"来佐证美的强大力量。

而叶沙则对于书的内容提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前半本书制造了一个美好的假象,而后半本书却把前面的观点往回收。面对审美人们得到了释放,得到了拯救,或者是拯救的希望。然而作者又提到,虽然那一刻得到过拯救,但是人的冲动还在,邪念依然存在我们的体内,恶魔长久地存在,糟糕的冲动只不过被压抑下去了,仅此而已。后半本书告诉我们很多糟糕的东西,而美是很神秘的,那么作者究竟想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夏尔?佩潘对叶沙的用心阅读表示感谢,随即解释了美与其神秘的本性:"我的这本书就像一条路,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美这件事情,最后这个神秘是依然存在的,我的书只是引导读者抵达美,让读者自己去探寻美的神秘。"面对美,我们有感性也有理性的存在,这是一个整体。通常哲学家会把理性的一面和神秘的一面对立起来,佩潘不同意这种观点,相反,他认为理性的一面和神秘的一面完全可以和谐地相处。

从时代性的角度,袁筱一谈到:"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是尤其需要美的。我们需要美来减缓我们的节奏,让我们能够有所思考,让我们的直觉起到作用,而不只是服从于标准化的东西,服从于问题答案的满足,这就是艺术在当今社会尤其有价值的一点。"

美教会我们去爱却不占有,去爱却不试图理解。美洗涤了我们的理性思考,净化了我们狭隘的理性主义,清除了我们企图掌控美的欲望。美处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把握好欣赏它的机会。经由这本书的引导,把神秘的部分和可以解释的部分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那就是我们可以窥见美的时刻,通往自我的和谐统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