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153期通讯:格里高利·道兰:莎士比亚是一块巨大的磁铁

思南读书会  来源:上海作家  2016/11/28



11月26日下午,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艺术总监格里高利·道兰,英国莎士比亚研究学院院长麦克·道博森,《亨利五世》中文舞台新译本翻译苏国云,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副总裁喻荣军,做客第153期思南读书会,四位嘉宾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的莎剧当代翻译的项目出发,讲述了在当代重现莎剧的重要性。翁世卉担任本次活动翻译。

翻译是背叛?还是再创造?

苏国云谈到在翻译《亨利五世》时,自己主要从戏剧角度出发,而非文学角度。他以人物为核心,为广大的中国观众去呈现莎士比亚如何写历史剧的。塑造人物,不光是看眼前的英国君王如何,也可以联系到如何变为一个君王,如何带领一个国家。他心里想什么?害怕什么?这些元素在整个剧本中皆可通过现代的处理呈现。“这一次翻译和当代的处理,是一个真正非常微妙的结合。”苏国云总结道。

格里高利道兰认为翻译不是背叛,而是一种再创造。他对于亨利五世的字幕翻译非常满意,他表示苏国云完美地表现了莎士比亚的机智幽默,剧目在香港演出时观众的笑点与戏剧节奏完全契合。道兰提到,意思、诗意与节奏是翻译过程中的巨大挑战,在挑选剧本时,他们会围绕观众意图,选择演员朗朗上口的文本。

时代性与共鸣性

对于喻荣军提出的剧本删减问题,道兰作出了回应,“戏是活的,是当下的我们在当下呈现给当下的观众,所以它具有非常强的时代性。”对他来说,莎士比亚是一块巨大的磁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莎士比亚的台词和故事,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有一些台词曾经因为没有共鸣被删除,但是又会因为当下的共鸣性将它找回。”

麦克·道博森谈到,“莎士比亚最让人兴奋的是,他一定要不断翻新,不断做新的版本。新的版本,新的演员,新的演员,重新创作。我不希望看到一群新的演员再拷贝当时演员做这些戏,而是希望莎士比亚的当下性能通过不断重新创造保存。”对此,道兰表示赞同,“最成功的永远是新的版本找到了新的点,能够让观众和演员都看到一种新的不同的文本诠释的方法。”

莎剧的当代翻译

对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筹备的莎剧当代翻译的项目,道兰说,“我们全人类、全社会、全世界互相交流,一定是互相分享彼此的故事。莎士比亚是一个如此伟大的作家,他从各种角度为大家展现人性,书写人性并且创造人性。此次翻译项目以这样的方式去分享,将我们对莎士比亚的理解和其他文化对莎士比亚的理解进行结合、交流,非常有意义。”

喻荣军介绍,《亨利五世》作为本次翻译项目的第一个剧目,耗时两年多,演出后观众接受度很高,获得了圆满成功。他详细列举了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选择,在排练磨合中,导演与演员一起对照多个翻译版本,选择一个最适合当代观众、最适合演员、最适合当代剧场的方式去呈现,而不是仅仅“阅读与出版”文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