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读书会 来源:上海作家 2016/10/31
10月29日下午,第147期思南读书会与意大利驻沪总理事馆文化处合作,著名学者帕梅拉·曼苏迪博士和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学者、作家朱琺博士为读者精彩讲述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及他的作品《看不见的城市》。
此次讲座是第十六届世界意大利语周的活动之一,通过这次活动旨在更好地推广意大利文学。读书会开场,由上海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薛舒、意大利驻沪总领事管文化处处长马义柏、意大利驻沪总领事培斯曼致辞。
晶体气质小说家
关于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朱琺介绍到,“美国学者布鲁姆在《如何读、怎么读》一书中提到,小说家可以分成契科夫式和博尔赫斯式,卡尔维诺作为后一种小说家的代表可以和博尔赫斯相齐名。” 卡尔维诺属于可以称之为“水晶”或者“晶体”亦或是“代数式”的写作代表,这类作家在文学史上占少数,他们追求某种抽象的秩序,一种稳定的结构,一种迷人的晶体气质。
回顾卡尔维诺的创作历程,朱琺谈到,他在20世纪40-50年代及二战之后开始正式进行小说创作,起初的作品主要反映此前二战游击队生涯的写实生活。稍后进行某种转向,吸取中世纪的传奇以及民间故事的各种要素,进行一种可被称之为“寓言式的写作”。此后,卡尔维诺的创作受到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后期的作品《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在美洲豹的阳光下》可以看到来自于法国思想家和作家互动的影响与痕迹。
卡尔维诺于1985年去世,他的作品对21世纪及之后全世界的小说发展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有人把卡尔维诺和博尔赫斯相提并论,在朱琺看来,“卡尔维诺相比博尔赫斯更加温暖。我理解卡尔维诺可能更具有血肉,他的作品比博尔赫斯似乎要更加丰富,有一些长篇,而博尔赫斯只写短篇。卡尔维诺创作有点类似于运动员想要追求人类的极限,更高、更快的极限”。
卡尔维诺在中国
卡尔维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到本世纪的前十年,他的著作被陆续关注和翻译。中国内地最早在1956年4月出版了其作品,上个世纪90年代卡尔维诺作品更多进入中国读者视野。阿城在《威尼斯日记》反复提到过卡尔维诺,余华、格非、张大春、唐诺等小说家对卡尔维诺也颇为赞赏。对于朱琺而言,“我是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从王小波的作品当中开始真正地对卡尔维诺重视起来。与此同时,当时我的老师批评家张鸿向我推荐过卡尔维诺的作品,同时中国的著名批评家耿占春在文章中也提到过卡尔维诺”。
卡尔维诺与中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看不见的城市》可以看作是与中国联系的纽带,它写的是从意大利来的远方的商人、使者,和当时统治中国,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地区的大汗忽必烈之间的对话。《看不见的城市》在中国出版以后大概有十来种书都叫做《看不见的城市》。其中有艺术设计方面的,有摄影和城市建筑方面的,这些大致上可以看作对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的一种回应或者向他致敬的方式。
《看不见的城市》:历史、经验、想象
帕梅拉·曼苏迪以《看不见的城市》这部作品为中心,带领读者细读作品,领略卡尔维诺独特的文本风格。曼苏迪谈到,《看不见的城市》创作于上世纪70年代后现代时期,这本书是一种片断式的叙述,讲述了马可波罗在穿越忽必烈庞大的帝国版图时到访过的55座虚构城市。写作结构是按照一个非常严密的数学结构来进行的,55座城市被分为11个主题类别,每一个主题类别里会有5个城市。每一个主题类别里面5个城市都有一些相似的特性。这本书融合了历史和想象,融合了数学的严谨和文学的幻想。
对于读者阅读而言,它是开放的,目录是一个封闭的、有连贯性的表格,虽然把所有城市框在一个框架里,但是顺序是扑朔迷离、没有定性的。它没有一种定性的解读,而是要求读者带着后现代文学的敏感去寻找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曼苏迪表示,“阅读这本书越会想要继续读下去,想要记住他里面出现过的一些细节,想要去寻找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联系,这就是这本书的一种魅力所在”。
曼苏迪为读者解读了书中多个城市的理解,第二座城市伊西多拉的片段“当初的欲望已是记忆”,她解释到,正是卡尔维诺比较典型悖论的叙述方式,欲望其实面向的是未来,而记忆指向的是过去,这里却说欲望已经成为记忆。卡尔维诺想要推翻我们或者扩展我们对时间的一种线性的观念,让我们可以以一种创新的、不可预见的方式来反思欲望和记忆。
经验和想象总是能够超越语言的本身,对于马可波罗这位在异乡的旅行家,只有通过语言重拾对故乡的思念。所以语言有一种创造性,或者缔造性的力量,可以从一片虚无当中建立一个地方,或者将一个地方变成一片虚无。在曼苏迪看来,书中理想的城市正是威尼斯,这部著作是对读者一种生态的警醒,它提醒我们自己设计城市,应该把它变得更容易,更适宜居住。书中对这些城市进行一种反思,他将空间视为现在的我们,不是未来的、过去的。这是为了体现紧迫,希望我们可以在当下立马就意识到让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现场提问环节,读者与嘉宾们踊跃互动。嘉宾精妙绝伦的讲座为读者打开了卡尔维诺及他的作品《看不见的城市》的一扇窗,这不仅是一次文学的探索之旅,也是一次城市建筑的记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