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135期通讯:海上风度,文人情怀

思南读书会  来源:上海作家  2016/8/6



  8月6日下午四点半,第135期思南读书会与读者如期见面,本次活动主题为“海上风度——从周碧初文献展说起”。读书会邀请了著名油画家肖谷、策展人傅军做客思南文学之家。两位嘉宾以正在展出的“精神的融合——周碧初文献展”为切入点,分析周碧初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享他的生活经历,揭示他对于独立艺术人格的坚守,带领读者一起走近艺术大师周碧初。

 

   1、周碧初文献展的起源与筹备

 

   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何将中国艺术从古典转化为现代形态是国内美术界的主要命题,在这个过程中,周碧初先生虽未明显提出“中西融合”的概念,但他多年一直致力于西方后期印象派,包括中国传统山水画与民间艺术的融合。傅军说:“这种融合渗入了艺术观念、文化理念甚至审美习惯,所以我们将‘精神的融合’作为这次展览的主题。”

 

   周碧初先生德高望重,不仅从事艺术工作,还把作品和收藏捐赠给全国各地的美术馆,这其中也包括了家乡漳州平和。他为人温和、眼神坚定,给人以大气儒雅的印象,而蓝偏灰的颜色则充分地反映出先生的特点,因此媒体将文献展的色调称为“周碧初蓝”。此次文献展也与一般的展览有所不同,除了文字,还有图片、视频和作品,更多元,呈现出的视觉效果也更丰富。傅军称:“我们统计了周碧初一生创作的作品,但周先生在新华艺专任教时由于日本的炮轰,很多作品都消失了,所以这次展览的最终数字是427件,包括了他一生参加过的57次展览,仅仅在四十年代他便举办了8次个展,很多近代法国油画的起源也来自于他的著述。”

 

  2、文献展与当代美术的结合

 

  肖谷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说,艺术史就是艺术赞助。“欧洲早期的创作都是教会委托某个艺术家,这是符合艺术规律的,对艺术发展也有帮助,因为没有赞助,艺术家没有办法发展。”周碧初先生在印尼的十年是一生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不仅有很多赞助,而且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加诺也很喜欢艺术,便请周碧初先生做书画集的顾问。那时周碧初的知名度很高,所以在印尼的十年间留存下的照片和作品也最完整。

 

  “我们认为作品很重要,艺术界尤其是美术界有一个铁的规律,有作品就有人,没有作品就没有人,有作品人家会记住你,没有作品大家就记不住你,所以作品是一个艺术家的生命。作品也是一部美术史中散光的珠宝,把这些珠宝串连起来,就形成了一部美术史。”肖谷认为优秀的文献展除了把握和构思,需要具备几个要素,一是文字研究和框架,二是具有文献价值的照片和史料,三是声音影像。

 

  在与读者分享展览的最终呈现时,肖谷向读者分享了策划时的用心设计,“包括照片和文字的大小,照片的疏密以及墙面的安排,一楼、二楼展览内容的衔接等等,这个过程中包含了很多用心。为了突出某一张照片,我们不断创造,也有很多争论。周碧初先生怀着学习西洋绘画的心境,回国后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两种文化相融合得很精彩,所以展览中我们也努力将文献与当代美术进行结合。”

 

 

  3、艺术可以超越时代

 

  当现场读者谈及周碧初的代表作《新禧》时,肖谷向读者解读了画作本身的特别之处,“颜色当中基本黑白、黄绿红为主,看上去十分协调,这是画面中的静物表现能力。也许泥菩萨、爆竹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但是至今为止没有看到艺术家画兔子灯,闻所未闻,但周碧初有他的想法,他不仅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造型以及内涵,而且他用这幅画向我们证明了我们是可以表现好中国传统文化的。画上有稻谷和猪,背景有那么多典型的无锡泥菩萨,也很生动,整体的画面是对一个喜庆日子的期盼。这种喜庆期盼包含了对节日的期盼,也包含了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自信,主题非常积极,是一幅优秀的作品。”

 

  傅军表示现在提倡的“笔墨当随时代”是值得肯定的,很多艺术家主动拥抱这个时代,从而建立了自己的艺术地位。另一方面,傅军认为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在内心超越一个时代,“其实不光周碧初先生,包括颜文梁他们都是低调温和的,但他们的内心世界非常饱满坚定,坚定到足以用他们的方式抵御时代的冲突,抵御不被主流认可的困苦。比如艺术史的概念修整和拓展,周碧初先生终生致力于风景题材,很可能没有被列入艺术史的主流,但是艺术的发展除了受时代、环境、经济的影响外,艺术本身有一个自律性,这些致力于在本体语言上进行深入探索的艺术家,艺术史会还给他们应有的学术地位和尊严。”

 

  面对读者对油画家为何选择中国传统题材的提问,傅军就此表达了她对艺术家主体意识的理解,认为一个艺术家、文化人到最后是要寻回自己的文化身份,寻回中国文化的尊严和自信心。

 

   活动最后,上海油雕院的工作人员为读者精心设计了抽奖环节,并带来了八幅油画作为奖品。现场气氛热烈活泼,读者们非常惊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