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晚,作为第十四届世界英语短篇小说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第129期思南读书会请到了美国裔加拿大作家克拉克.布莱茨(Clark Blaise)、美国普利策小说奖得主罗伯特.奥伦.巴特勒(Robert Olen Butler)、华裔美国作家李翊雲,与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金衡山,四位嘉宾围绕写作中的全球视角这一主题,分享他们各自的经历与理解。
罗伯特·奥仑·巴特勒:
从文学角度来看,全球视角是探究人性的共同点
罗伯特从自己的《奇山飘乡》说起,这是他在越南生活,工作十八年后的感悟。这本书包含17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是在讲越南难民在美国的生活,在美国怎么找到自我,怎么生存下来,怎么开创自己的生活。罗伯特认为这些难民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生活方式,民族等等,但他强调,“这些东西都是表面的,似乎是把我们分成了各个类。但实际上它们阐明的是人的共同性,这正是文学艺术要探究的东西,也是所谓全球性的所在。”所以书出版后,越南的难民看完会请他吃饭喝酒,他们要感谢,认为罗伯特没有把这些越南难民看成是美国社会的他者,而是看成美国一部分。这便是“全球性”所在,在罗伯特看来,所谓“全球性”就是从文学角度来探究人性的共同点。
罗伯特还提到了在越南战争中一个很重要的词:“越南化”,他觉得这个词对自己非常贴近,“我在越南和当地人在一起交流的时候,他们就成为了我,我也成为了越南人。无论我去哪里,我都有一种冲动,一种情感和越南人民的风景交织在一起。这次我在上海,参加这么多读者的读书会,我感觉到你们的热情,我也感觉自己和你们融为一体。感觉我成为了上海一部分”。所以他建议“当你去其他国家旅行的时候,可以把自己身份放下来,融入当地的文化。”
李翊雲:
全球化不断深入,人性却始终如一
李翊雲表示自己就是全球化的代表。但“有人问我是美国人还是中国人还是华裔美国人,这些问题我并不是很在意。我的背景并不是我写作当中重要的问题,我经常遇到一些人,他们可能更多会想到我的家庭我的孩子,我的爱人,我的配偶等等,会谈论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而当金衡山问起这些逐渐渗透的全球化变化的影响时,李翊雲坦言,纵使世界在飞速发展,人的发展却并不一定是随着世界的发展那样快。“比如说我们十几年前便在读奥斯丁的小说,现在仍然在读。”所以技术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并不一定是和人性的发展有关的。
克拉克·布莱茨:
从不同的生活与角度诠释全球化
克拉克·布莱茨在美国出生,加拿大长大,对他来说美国和加拿大并不是地理上的区别,而是时间上的区别。他还以用法语和英语写作的感觉为例,强调“作为作家,我认为不一样的不在于地理,而是坚持和心理。”他说自己在加拿大有很多朋友和亲戚,和他们交流起来总是情感上和心理上更多“感受到这两个国家的不同之处。”
克拉克认为,在来自印度的妻子的影响下,他对全球化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我出过两本书。一本是讲述美国人在印度生活经历,而另外一本是从印度的角度讲美国的生活,就是印度人到美国来。我认为这本身就是对全球化非常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