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107期通讯:永远的翁贝托·埃科

思南读书会  来源:上海作家  2016/2/29


思南读书会第27期曾以“解谜的乐趣——翁贝托·埃科《傅科摆》读书会”为主题,推介意大利著名作家埃科的作品《傅科摆》,受到了广大读者朋友的热议好评。

得知翁贝托·埃科2月19日逝世的消息后,思南读书会第107期再次以“博学的虚构——谈谈埃科”为主题,邀请到了埃科作品《玫瑰的名字》的译者沈萼梅教授、著名作家小白、埃科作品中文版引进策划人赵武平,一起谈谈埃科的作品、埃科的博学,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

导师埃科

读书会一开始,策划出版过一系列埃科作品的,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赵武平便提出“埃科不是一个普通的写作者,他更多是一个思想家,他一直被认为是欧洲最关心民主、整个世界问题的知识分子。”

作为和埃科直接打过交道的译者,沈萼梅对埃科的推崇溢于言表:“他是学者,也是专家,历史学家、哲学家、批评家、符号学家。并在自己博学多才的基础上,融合了巧妙的、无与伦比的文学创作才华。”

她说自己很感激埃科这位大师,“他不光是学者,而且告诉我们怎么去推行真理,推行知识,推行美德,是我的导师。他的精神永远在那里。”“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追求知识,追求美德,埃科是这样。所以我不后悔我做过这样的努力。”“这一生翻译过埃科的书,我感到欣慰,也感到骄傲。”

沈萼梅认为翻译埃科的作品更重要的是要琢磨他说的意思。所以在和埃科夫妇见面时,她诉苦许久,诉苦埃科的作品很难翻译,里面充满了各种知识,尤其是其中的拉丁文,她翻遍词典都无法弄明白。埃科笑着告诉她,弄不明白就对了,其中的拉丁文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文。

回国后的埃科给沈萼梅寄来了400多页的注释影印版,她捧着沉甸甸的书,更增添了翻译的动力,觉得自己不能对不起作家。而在这么一本充满了各种各样知识,丰富的知识大海里面沐浴一次,沈萼梅觉得她在真实享受翻译这一过程。

  文学的“芳草地”

埃科的博学给所有翻译他作品的译者出了难题,于是沈萼梅与《傅科摆》译者、中国驻米兰原总领事郭世琮,《昨日之岛》译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资深编辑刘月樵组成“翻译小组”,还邀请了国际广播电台的意大利专家作为这个团队的意大利语言顾问,每两个星期相聚在沈萼梅家中,组织家庭聚餐,更是探讨各自手头碰到的各种难题。

沈萼梅笑称:“三本书的语言问题都在我们家小阳台解决的。”她说,“这个小阳台已经成为了文学的'芳草地’,大家自得其乐,做了西学东渐的‘桥梁’。”

对书籍的追求

作家小白说自己以一名读者、爱好者的身份来谈谈埃科,他觉得埃科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喜欢书。埃科在用虚构的小说来回回溯书最重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今天我们读书是为了吸收知识,想知道一些不知道的事情。但在历史某一个阶段,书是“事情”本身,反过来会影响历史。埃科把这个主题反过来来说。他小说里总是写书怎么害人了,书怎么带来不好的东西。这一方面说明书是很重要的,书在那个时代影响人的生命,影响人类社会、影响历史,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喜欢书,通过他的写作在追忆书的重要性不可比拟这样一个时代。

而之后的提问环节,对埃科作品对普通读者有些难度的问题,小白觉得这是埃科让读者体会书是如此重要的东西,不能用轻松阅读一下,娱乐一下的态度去对待书。要以整个身心虔诚的对待它,读者有读者的态度。

沈萼梅同意小白的看法,更引用埃科的原文来说明书在埃科心目中的重要性:“一座没有藏书的修道院,如同一座没有财富的城池,没有名望的城堡,没有炊具的厨房,没有食物的餐厅,没有植物的菜园,没有花草的草坪,没有树叶的林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