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实录



06期通讯:"相遇"文学的黄金时代

思南读书会  来源:东方早报  2014/3/17


那个年代在时间意义上已经过去,现在再回忆它,分外美好。可是我们不要忘记, 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里,都有好的和很不好的。

作家格非最近在译林出版社出版了两本自选集,一本是小说集《相遇》,一本是散文和文学评论集《博尔赫斯的面孔》。这两本自选集的共同特征是, 它们的起点都是1980年代———当代文学的黄金时代。《相遇》里的多篇经典小说都创作于1980年代,比如《迷舟》;《博尔赫斯的面孔》里的散文也多次写到1980年代和当时的华东师范大学。

因为这些理由,昨天格非在思南读书会的主题叫"相遇:在文学的黄金时代",这是一场读书会,更像格非的一堂中文系公开课。读书会的主角是格非,两位主持人毛尖和石剑峰,与格非一样都是华师大的学生。读书会从1980年代的文学黄金时代开始,格非说,"文学的黄金时代,确实已经结束。但文学的使命,我个人认为没有结束。文学的使命是永远存在的。"读书会上,格非也点评了几位读者比较熟悉的作家,他认为昆德拉被高估了,对村上春树则"很矛盾"。

文学的黄金时代好像比今天年轻一些

那个年代在时间意义上已经过去,现在再回忆它,分外美好。可是我们不要忘记, 在任何一个时间段里,都有好的和很不好的。我们都有过自己的痛苦挣扎,有大量的不顺。我觉得这无非取决于从哪个角度看我们的记忆。我们回忆往事时,不太回忆个人痛苦的遭遇。其实在那个特殊年代,政治方面有非常多限制。但跟今天的时代比,那个时代好像比今天更年轻一些,我们更容易冲动,更会去冒险,更会选择一些我们付出一定代价而去获得的那种幸福。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对1980年代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感情。

我们把1980年代描述为文学的黄金时代,从根本上说是不错的。我个人理解是,文学确实存在过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从18世纪开始到19 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日本和亚洲其他国家, 可能存在某种时间偏差。欧洲的黄金时代差不多到现代主义出现基本结束。为什么在中国、印度等其他地区,稍微晚一些? 这个和殖民有关系。所以中国现代文学很大程度上受西方文学影响产生。我们很容易想起来那个时代作家是什么样的待遇,那个时候的作家一本书卖上百万册很平常,一个人写一个短篇小说可以名扬天下,一本书写出来有无数人等着阅读,那个重要性是今天所不能比的。

但是这个黄金时代因为在中国结束得比较晚, 所以到今天为止,世界文学的中心恐怕还在中国。黄金时代结束了,可是文学还没有死。

去年有一个对全球各国人文学科的重视程度的调查,全世界最重视人文的地方是中国, 包括大陆和台湾。在欧洲,一个作家靠稿费生存不太可能。比如说门罗、理查德·耶茨,这些作家的创作面对的问题不像托尔斯泰那么关键,就说明社会形态在变化。文学的黄金时代,文学作为重要性事件的时代确实已经结束。但文学的使命,我个人认为没有结束。文学的使命是永远存在的。

再举个例子, 中国过去那些作家、诗人没有一个有稿费,也没有一个有工资的, 具体到中国小说来说,在清代中期之前,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作家可以活着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获得成功。但是并不能否认,确实产生了伟大的作家。

所以,文学在我看来,好像重要,好像又不重要。可能两百年里都没有好作品出现,又可能20年里同时出现两部伟大的作品。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史上太多了。但是我觉得,从整个文学的发展脉络来讲,现在是文学最正常的时代。什么时代不正常? 黄金时代不正常。

秩序重新被安排伙伴当然七零八落了

1980年代,张艺谋当时要求我帮他写一个剧本,这样的事情我不能够跟我的好朋友去说。他们认为,为导演写剧本,非常耻辱,一直不敢说。那个年代确实有这种理想化的东西。

(这群人)为什么突然就散掉,跟华师大有关系,跟学校、学校对人才的态度有关,另外就是整个社会的重新分配。秩序重新被安排过,当然大家就七零八落,不同的人去了不同地区。毛尖说的"功利性的东西"突然出现,我们今天常常是用功利性的东西衡量。这是一个很正常的、同质化的时代。这个时代越往前走,(我们就)会发现全球都是这样的。

今天这个社会就是如此,大家在趋同。资本对文化的控制,已经从你的工作时间延伸到业余时间。我们闲下来干什么,被要求旅游,被要求看电视剧,被要求做各种娱乐。比如《来自星星的你》, 中国会有那么多人看这种极其糟糕的东西。这些东西谁在控制?中国的电影业,那么多人,过去还有点才华,今天怎么(尽是)拍一些烂片。电视剧简直恐怖,我们的生活难道低智商到这种地步?老百姓只配看这样的东西?这是全球资本的一个运作。这个当中需要反省。文学以最奇妙的方式悄悄提醒你:你看到的东西、好像被固化的东西也许是假的,也许是人为建构起来的。

我觉得文学能够提供什么———你要了解一个地方人的生活, 要了解这个地方的真实状况, 当然可以通过社科院的经济指标比如GDP等各种指数去了解,但这些东西都不如小说。

文学首先是冒犯要有毒性

过去,我们说任何东西都可以放入文学领域,比如说《诗经》、《史记》,可是现代文学出现以后,现代文学把对社会的关注,作为首要的东西镶嵌进去。过去写风花雪月是天经地义,对生命的感悟, 写一点情趣化的小品,从很早中国就有这样的东西。现代文学产生以后, 大家看托尔斯泰、看鲁迅,文学关注社会进步,要揭露腐败和社会黑暗,并称之为社会性任务。所以现在,社会性任务在文学里面最突出。从这个意义上,文学的功能被强化了,同时也狭窄化了。

但与此同时,我也希望文学能够回到一个更浩瀚的价值系统里边,我觉得可以更加丰富。实际上中国的文学一直走这条路, 在这个意义上,文学的使命不会终结。

小说在阅读上肯定要流畅,但同时要有相反的力量, 让你能够停下,让你不要消费它。我特别担心自己会变成一个被消费的对象,如果我完全被消费就没有价值。现在的社会就是如此,大家忙着提供可口的东西。文学家入狱,这样的事情在18世纪之前非常多。文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东西, 文学是对我们日常生活、日常经验的一种巨大冒犯。

文学首先是冒犯,要来打你一鞭子,告诉你这个东西是这样的。现在的文学不冒犯你,在迎合你,把你当成上帝在迎合你。我甚至认为文学里面应该含有某种东西,我把它称之为毒性。好的文学一定是有某种毒性。很遗憾,今天这样的作品出现概率很低。正因为如此,需要为此努力。但是我又不太认同19世纪末以后的文学实验。现代主义出现以后,完全把读者扔掉了。现代主义立场就是说,读者全部滚蛋,不要你们看,我的书写出来不是给你看的,我是给大学研究生、文学史家看的,他们给我建立文学史的地位。远离大众,这是现代主义的口号。我也不愿意让文学重新回到谁都看不懂的时候。

我为什么非常重视托尔斯泰他们的经验,他们那个时代没有放弃和读者、和大众的交流,他们试图交流。但是他们提供了难度,保留了一个适中的"毒性"。我的著作要保留流畅性,同时也保留那种东西。有人读了我的作品,假如他能感动,有某种反思的可能,对我是最大的愿望。

  昆德拉、村上和余华当年我们在华东师范大学搞过

很多次关于米兰·昆德拉的讨论会,一度非常着迷,但是过了几年我就有了一个判断。在我看来,米兰·昆德拉是被高估的作家。他当然是个不错的作家,但是还没有好到我们心中真正大师级别的那种。后来我就对昆德拉没有兴趣了。我只看过《玩笑》、《不朽》、《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有限的四五本。我在清华大学讲课的时候也是这个观点,实际上他在欧洲也不是非常重要的作家。

村上春树是个非常聪明的人,修养很好,涉足的领域非常多,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类型小说等都非常熟悉,他对卡佛有研究,对日本文学史也很了解。我说他聪明是因为,他会把古希腊、欧洲的传统融入到日本文学之中, 跟当代生活作一些关联。但根本上说,村上的写作是去历史化的,他不敢直接面对历史。我对村上很矛盾,有时候我会给学生推荐村上的作品,学习他模糊、暧昧的地方,但是我又希望他们不要被迷惑住,他那些东西都是拼凑起来的,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海边的卡夫卡》。我对村上春树的一个观点不会改变, 他回避问题,不敢直接面对托尔斯泰当年面对的问题。托尔斯泰写作面对的问题很要命,谁都愿意成为卡列宁夫人(即安娜·卡列尼娜), 因为卡列宁是官员、性格好、有修养、富有,但他认为他的生活是最空虚无聊的,可是村上不回答这些问题。村上的美,在里面有强烈的虚无主义, 迎合了当代人。我对他有肯定,至少比昆德拉的肯定多一点。

余华的《第七天》问世的时候,记者就打电话过来问我有没有看,还给我下"命令"赶紧去买。后来又开研讨会,所以我就去书店买了一本,在接孩子的时候用两三个小时看完了。当年《兄弟》出来的时候,批评界对他有一致的意见,相反的意见过了很久才出现。所以我觉得,对余华创作来说,他可能非常困扰:"为什么那么多人跟我过不去? "我不认为《第七天》是一部没有价值的作品,里面思考了很多问题。比如他写人死后的状况,一开头写鬼魂的世界,读了以后毛发倒竖。写人死后的世界,也是我想写的东西, 所以一开始我有很大期待,这是在写但丁的世界。但余华最后还是把鬼魂的世界跟人的现实世界做了一个对接。余华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处理,我相信这跟他最近一段时间里的文化思考有关。也许我以后会在北京问他,为什么对现实有那么强烈的义愤。小说最后写死无葬身之地,我突然明白,死无葬身之地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东西,一直盘踞在余华心中。

(早报记者石剑峰记录整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