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圈”与“好奇心”
李伟长坦言专业读者或评论家提到这本书,普遍的反应就是“看不懂”,读者本能地暴露出一种旁观或者是远观的姿态,也容易由此引发好奇和对知识获取方式的思考。
他说,“这本书像一个认真的游戏,作者沉浸在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里,并且不断试图劝说读者理解他的规则,进入他的游戏。”
方岩认为“看不懂”一方面是因为枯燥和无力感,另一方面,这些溢出读者知识面而导致“看不懂”的地方,正是激发求知和探索欲的导火线。“可能是作者和读者在知识量以及作者在处理知识的方式和读者接受知识的方式上出现了错位。”正如黄德海所注意到的一些特殊而难懂之处——非线性体例、仿经书的排版设计和仿《圣经》的人物名字标记等。
张定浩认为阅读这本书的最大问题是如何面对陌生的知识。作为读者,“看不懂”会激发两种反应,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这其实是打破了阅读舒适区,不愿意自我突破,某种程度是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因此,不能盲目鄙夷,更不能盲目崇拜。
“我们不能因为乔伊斯写了本看不懂的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