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8月15日16:19 来源:凤凰网文化 作者:杨海亮 点击: 次
凤凰网文化上海讯 2014上海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之“文学对谈:从《很久以来》到《驰向黑夜的女人》”8月13日下午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行,著名小说家叶兆言、《上海文化》主编吴亮从《驰向黑夜的女人》这部长篇小说题目变化开始讨论,与现场读者、媒体分享了对于这本书及小说创作的思考。
吴亮表示很喜欢《很久以来》这一题目,“‘很久以来’符合兆言小说的味道,非常不动情的,非常安稳的,非常平静,甚至是情感都很少介入的。而且没有对那个时期进行控诉埋怨,他告诉你们这个故事,就是这么过来的,他很平静。这里面没有做事后诸葛亮的行为,高高在上,批判反省都没有,当事人就这么思考,就这么愚蠢,就这么实在,就想活着”。吴亮表示很遗憾叶兆言改了题目,“驰向黑夜的女人”更适合做电影的标题。
针对小说易名,叶兆言回应说,“《很久以来》这一题目是最早写作间无意中得的,是原小说的第一句话,后来小说结构发生变化,原来第二章变成第一章,原来第一章变成第二章,可取名习惯了,也不愿意改。但是出版社提出这个名字不专业,在现在这个时代不好卖。”最终他从多多的诗歌中选了一句“驰向黑夜的女人”作为书名,因为他自己很喜欢这句诗的意象。
从事小说创作多年的叶兆言,在现场从历史与回忆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小说观。文革对他而言是变化的十年,非常复杂,不是黑和白。他自己是经历者,正好是9岁到19岁。文革给他的印象,像条河流一样,是活的,大家的命运在不同的变化。“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过去的历史,过去的事件都是非常亲切的。写作者把经历的社会生活还原出来,那是重要的。当他还原历史的时候,即使很丑很脆弱的,但他带着非常亲切的目光重新抚摸它,它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