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文学翻译的回顾与瞻望

2024年12月20日09:22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陆求实、邹波、谭晶华、施小炜、沈维藩

从左至右为朱振武、曲卫国、吴刚、黄昱宁、谈峥

2024年12月14日下午,第21届“上译”杯翻译竞赛颁奖仪式在思南文学之家举办,出席的嘉宾有: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方坤、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马胜、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彭奇志,以及全体比赛评委:英语组的曲卫国、朱振武、吴刚、谈峥、黄昱宁;日语组的邹波、沈维藩、陆求实、施小炜、谭晶华。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卢隽婷担任主持。

“上译”杯的第二十一载

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杂志承办的“上译”杯翻译竞赛已经步入第21个年头。马胜介绍,本次竞赛设英语和日语两个语组,英语组原文为罗伯特·库佛散文《文学的终结》节选,日语组原文为日本雕刻家高村光太郎的短文《关于书法》。

竞赛共收到稿件681份,其中英语组513份,日语组168份,从选手的性别来看,无论是英语组还是日语组,女性都是参赛的主力,约占总人数的74%。年龄分布上,00后的选手数量继续保持领先,其次是90后、80后的选手。参赛选手包括外语院校学生、自由译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来自文化传媒、金融、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工作者,从上海到江苏、北京、广东等省份和地区,再到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均有来稿。

二十多年来,上海译文出版社几乎每年都会从“上译”杯翻译竞赛获奖选手中招募译者,多年累积下,不少获奖者已经成长为文学翻译界的翘楚。如陈新宇、赖小婵、徐庆、陈以侃、宋佥等获奖者持续活跃在文学翻译与研究一线,《十一种孤独》《克拉拉与太阳》《奥威尔日记》《川流复始》等优秀译本都出自他们之手。近年来,又有来自第13到20届的获奖者,如宋怡秋、施佳能、赖桃、郝福合、夏杨、刘瑞新等陆续与译文社签约。

案本-求信-神似-化境

施小炜对本次竞赛日语组的审题、风格、文体问题进行了点评,高村光太郎《关于书法》是一篇间杂着古文表达的口语体现代文,对翻译来说存在一定难度。他认为,“作为竞赛的译文,首先要讲究准确,不好用力过度。”对文言和口语的处理要从贴近原文的角度去考虑。“每一个译者潜意识当中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个可以理解,但是要提高警惕,一个译者的声音不能高大过原著者的声音。”

施小炜

陆求实围绕翻译与“杂”的关系阐述道,因为译者面对的文本不可能只局限在一个领域,即使是文学作品,其中也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知识,所以要尽可能把自己的各方面的知识搞得越多越好,越杂越好。此次竞赛的文本中有许多关于书法的术语很容易为译者所忽视,例如日语中同形异义的“藁书”一词在读作“ワラショ”时特指中国明代书法家创制的毛绒草书,“右军之癖”是形容王羲之书法的一种特殊风格。

陆求实

邹波结合时下最新的机器翻译成果,对比地阐述了当下关注文学翻译人才的重要性:“人工翻译的魅力在于多样性,经过每个人不同的语言能力,他的主体性会在译文中间得到各色的体现。”

邹波

本次竞赛日语组的参赛者中有相当一部分试图用纯粹的文言文写。对此,沈维藩认为,不同文体的存在具有各自不同的时代、历史背景,不必机械地追求古拙典雅的风格,重要的是吃透原作的精神与具体内容。谭晶华则引用罗新璋提出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四个翻译学概念总结了日语组评委的发言。

沈维藩

谭晶华

深入结构与个性的翻译

与日语组的情况相比,英语组的参赛稿件的同质化程度较高,因为英语机翻的成熟度更高一些,语料库更大一些,所以不少选手会在参赛过程中用到机器翻译。吴刚坦言,机器翻译对竞赛组委会的挑战在赛题准备期间就已存在,迫使着选题原文越来越难,越来越充满哲理性,越来越充满抽象思考,不得已和文学的感性之美拉开了差距。

吴刚

学界对翻译问题的讨论大多围绕语言学角度展开,曲卫国认为,翻译不仅要考虑字面含义的对应,也要注意到句子的命题结构。每个句中都存在具有层级性的命题(Propositon),文本的主题就是其中的一个宏观命题(Macroproposition),其下层由若干微观命题(Microproposition)组成。命题结构的层级关系到句子的语义传达效果,对翻译而言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曲卫国

黄昱宁介绍:英语组选篇是罗伯特·库佛的散文《文学的终结》,对翻译的难度要求较高,海量的文本对评委而言也是一个漫长的审读过程。有关选文的思想背景,谈峥解释道,罗伯特·库佛不仅深谙西方哲学传统,还对许多新兴思潮都有涉猎;文中谈到柏拉图主义的消亡,新诡辩主义者在相对主义基础上展开的修辞学表演,以及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的思想命题。丰富的知识背景对译者的储备是一大考验。

黄昱宁

谈峥

谈到文学翻译如何摆脱平庸,朱振武认为,文学翻译如果使用机器,就一定程度上放弃了个性,容易成为中规中矩、语法雷同、词语单调、缺乏典故与修辞内涵的流水线生产。他提出了几点建议:避免使用机器翻译,避免套话翻译,避免硬译、死译,适量植入个性化、陌生化翻译,尽量在忠实原文和目标语读者接受之间寻找有机平衡。

朱振武

颁奖仪式的最后,吴刚宣布第21届“上译”杯翻译竞赛获奖名单,方坤就此次主题进行总结讲话。

方坤

思南读书会No.483

现场:戚译心

直播:林悦宁

撰稿:陆铭晖

改稿:郭  浏

摄影:隋  文

编辑:陈思涵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4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