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李浩:“我是一个匠人,我懂得技艺”

2021年01月13日12:32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从左至右为木叶李浩黄德海

1月2日下午,小说家、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浩携文学批评集《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作客2021年第一场思南读书会,与评论家黄德海、木叶一起,分享各自对于小说背景、所选作品,以及小说标准的理解。

“偏见与洞见齐飞”

《匠人坊——中国短篇小说十堂课》收录了10篇鲁迅、沈从文、张爱玲、莫言等现当代作家的短篇小说。小说家李浩从技术的角度对10篇作品展开了不同于评论家的分析,考察作品的完成度,以及故事结构、语言方式。他表示,“我是一个匠人,我懂得技艺。坊,这个词来自批评家蒂博代,他认为文学批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学院式、新闻式和作坊式,其中作坊式批评来自作家艺术家,是一种‘体验其经验’的内部批评,与此同时‘一个艺术家,当他进行批评的时候,既表露他的好感,也同样表露他的反感’”。

李浩

黄德海提到,书中对于小说的解读,同时也可以是小说,“因为我看的是李浩这个人物,这也是写文学评论的方式。我把这本书和作者看成一个人物,这样的话你会跟这个人物对话,看这个人物对自己的人物的塑造是如何。”

撰写的过程中,李浩尽可能将每一篇小说都看成是孤立的,就像中国读者阅读外国文学也很少注重背景一样。“对于所选作品,我也假设自己是第一次拿到这本小说的人,装作不知道作者情况。”在黄德海看来,对于外国读者来说,小说的背景虽然难以理解,但“这就是附加的东西必然存在的理由,是丰厚的,而不是可以拿掉的余数,切除这些则会发现小说的意味减少了。”

对此,李浩反驳道:“我更要看到的是作品对人、对人性和世界关系的梳理,在这部分来说,无论我读哪一篇作品,中国的还是国外的,我都希望从中读到我自己,我和我的生存境遇。我愿意在作品读到我,我和这个世界的面对,我在其中的纠结和挣扎和疼痛,我通过那个人理解和我不一样的他人。”

对于李浩来说,“这本书应当保留着一个阅读者的偏见,这些偏见来自于我阅读和思考的经验”,他坦言,这也是一个作家有时为了让自己有更强烈的个人化、独特化方式所作的强化。有些作家急于阐述他所理解的社会,因而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从而使文本跟不上概念的速度,导致被批评概念先行。不过他认为概念先行没有那么可怕,好的作家需要首先赋予作品为什么写的骨骼,然后繁衍出小说。可怕的不是概念先行,关键在于有没有能力与手段把露在外部的骨骼包裹起来。这也意味着,小说呈现的是思想的表情,可能不是思想本身。

木叶

木叶以《安娜卡列尼娜》为例,指出,“托尔斯泰最初没想把安娜写成鸿篇巨制,也没有把安娜写成悲欢离合爱断情仇的人,而且想写成负面的人。但是写的时候安娜从纸上站了起来,她要走动,她要谈恋爱,她的生活挣脱了托尔斯泰,这时候托尔斯泰也不甘心,他要和安娜进一步周旋。这个过程中对于爱本身,对于恨本身有颠覆性的理解,使小说走向另外一种开阔。”

“我对作品尽可能地保持了某种苛刻”

在书中,李浩选择了十位中国作家以及他们的十部短篇作品——分别是鲁迅的《狂人日记》、沈从文的《丈夫》、张爱玲的《封锁》、莫言的《枯河》、余华的《爱情故事》、史铁生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王小波的《夜行记》、残雪的《从未描述过的梦境》和东西的《私了》。木叶问道:“这10位中你会放弃谁,又会增添谁?”

李浩表示,自己的批评都尽可能公允,但解读中难免包含了个人偏见。“我希望用鲁迅不大出名的作品换掉《狂人日记》,但是回头发现《狂人日记》不可或缺;我不大高看沈从文小说,但是他确实写出了中国的悲哀;我承认张爱玲对我的启发,但是当代小说中张爱玲式的写作过于强大,某种程度是浮雕的美….”他强调,自己对书中作品都尽可能地保持了某种苛刻,虽然自身阅读更多的是西方文学,但他希望能够把中国的文学批评多数立足于中国文本的解读范畴内,梳理中国脉络,从而和世界文学现有成绩相比较。在一点上,无论是鲁迅、张爱玲还是其他所选作家,谁也不能获得某种宽恕。

现场读者

黄德海说,他会选鲁迅,但是从《故事新编》里选;他会选沈从文,但可能选的是《萧萧》;而对于张爱玲,他直言李浩选择张爱玲23岁时写下的《封锁》对作家而言很不公平。“我们或许应该多关注张爱玲的后期。唐诺写过一篇关于张爱玲的文章,说张爱玲有一份遗稿,是把曾经写父母的一篇散文重写了一遍,把旧稿中的很多怨言都删掉了。也就是说,张爱玲用了四十年消化她母亲带给她的怨念,这是一个杰出的作家做的事。”黄德海补充,“我或许还会再加几个人的作品,比如钱钟书《人·兽·鬼》中的某篇,张天翼的《华威先生》。还有许辉的《碑》,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他写的是一个人给亡妻刻碑的故事,深厚大气温和,写得非常好。”

黄德海

木叶表示,自己会选择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还有苏童的作品。“我也喜欢沈从文,不过我不认为他需要特别的捍卫。”木叶说,“我看过很多解读沈从文的文章,李浩谈《丈夫》的这一篇还是带来了些许意外,我看到了一个不太一样的李浩,柔软的潺缓的李浩,援引更为自然的李浩,他也提供了一种不太一样的视角,尽管他有的大胆判断我不太认同。我认为沈从文可能是最接近契诃夫的中国作家,这么说也未必就是很恰当的赞誉,但他确实会在习焉不察的日常生活中突然抓住灵魂性的东西,那也往往是逼视灵魂的东西。”

黄海德指出,虽然与李浩有不同见解,但恰是他在书中细腻的讨论,“让我生起辩论的心态,他动感情,我也动了感情。这本书就是不停的辩论跟说服,让我们读了之后很想找人去商量。”

“我认为小说创作是可以教出来的”

在谈到小说的标准时,黄德海认为小说的概念是18世纪以后产生的,此后受到了拘束,比如人物不应该完全被控制、不能概念先行、不能讨论问题等等规则都包含某种偏见。在他看来,“我们给出标准的同时局限了自己,可任何标准本身都会被论断,那些伟大的小说之所以变得暗淡,是因为我们没有穿透时间的能力。”

读者提问

李浩对此回应:“第一我会保持自己阅读的真诚,这种真诚包括偏见的部分。第二我会在方法上反复地掂量那些小说家哪块做得好,哪块做得不够。匠人坊是小说家与小说家的对话,我尽可能想让读者看到这篇小说的主题、结构、人物、语言、情节设定等有着怎样的方法与完成度。”

他谈到,“我依然认为小说创造是可以教出来的,教的是基础经验和审美方式,不能教的是往更高处。”在授课时,李浩会告诉学生两种阅读方式,一是顺着自己喜欢的那类作家阅读,从而让自我部分更加丰盈,二是到一定时段读你最不喜欢的作品,顺着这个谱系,让溢出的这一部分逐渐被自己吸纳。   

嘉宾为读者签名

木叶认为,“越来越多中国小说家走进大学,开了小说课,成书的也已颇有几部。无论是雄心勃勃还是自然流淌的结果,它们公之于众之际,大家想必各有研判,而且这种研判还可能反射于这个作家自身的创作实绩。”

「思南读书会NO.352」

现场:李伟长

撰稿:高可欣

改稿:陈 思

摄影:迟 惠

编辑:江心语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05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