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殷健灵】儿童文学为读者提供光明

2016年12月09日14:16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上海作家网 点击:

习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一位伟大政治家的讲话,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的讲话。这篇讲话,理性、浪漫、博大、丰厚、精准,高度概括,它具备了永恒性。他用文学的语言有感情地讲述,因此让听者走心、动情。他在讲话里提到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能值得歌颂。”这让我想起长期以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在当下,文学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前两个月,在我的一本青少年文学作品的研讨会上,一位优秀的小说家直言不讳地说: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有着很大不同,成人文学只有反讽生活,才能体现作家思想之深刻,儿童文学往往提供答案,成人文学却是说出困惑,写完作品后则提供了更大的困惑,他们给读者提供困难和绝望,以及绝望和黑暗中的启示;与之相反,儿童文学却给读者提供光明。这位小说家道出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但我一直认为,文学是现实的镜子,但文学更要超越现实,审美地表现现实。生活现实本身的某些部分已经非常残酷、残缺、肮脏、丑陋、无奈、绝望,倘若读了文学,让人更加绝望、窒息、无路可走,我们还要读文学做什么呢?我时常暗地猜想,当一味审丑和追求思想深刻成为衡量文学的通行标准,同时也让文学失去了读者、被边缘化。还是回到那些俗套的文学审美本真吧,其实根本不存在成人文学和儿童文学衡量标准的差异:好的文学,一定是人心灵的家园和灵魂的归宿;好的文学,一定是教人发现狠恶当中的柔软和绝望中的希望的,是让人“身处淤泥心有莲花,沦为地狱向往天堂”的。儿童文学更是如此,它和成人文学唯一不同是,用孩子能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表现一切人生主题,这不是一门容易的手艺,我们通过作品让年少的读者在发现和面对复杂的世界时,依然能够心怀欢喜保持心灵清明。习总书记说:“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他的话,更加坚定了我先前的一些判断。我在题写给孩子的作品扉页上都会写上一句“心中有光”,习总书记的话让我的心也倍感光亮。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927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