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0日13:20 来源:《东方早报》2014年5月18日 作者:陈若茜 点击: 次
《董其昌全集》书封
一函八册的《董其昌全集》新书,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5月16日,该书发布会暨研讨会在董其昌故乡上海松江举行。
据编修者介绍,《董其昌全集》是董氏身后378年来首次对其著述最完整的汇集和整理,大多此前未经整理校点。其中,董氏思想精华《容台集》是以崇祯三年本为底本、以闽本为对校本编修;全集还收录了比较难得一见的董氏三部关于八股文的作品。
此次《容台集》以崇祯三年刻本为基础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香光、思白、思翁,别署香光居士,明松江府华亭人,是明晚期艺术领域中最具号召力的人物。他是书画艺术家、理论家、鉴藏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董其昌全集》由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松江区文广局合作整理编修,由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严文儒主编,近日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
全集收录了董其昌撰著的诗文,董氏参与编修、补订的著作,以及董其昌身后由他人编辑的董氏著述、信札、题跋、佚文等。其中,多数是此前未经整理校点的。
全集收录的《容台集》是董其昌毕生思想的精华,包括文集、诗集和别集。
崇祯三年(1630),董其昌76岁时,《容台集》首刊于松江。崇祯八年(1635),董氏81岁时再刊《容台集》(简称“闽本”),该本以崇祯三年刻本为基础,卷数的分合调整较大,增加了文集一卷、别集两卷,但校勘不精,版刻质量粗劣,对崇祯三年本错误改动极少,又增添了许多新错误或不足。
此次整理者以明崇祯三年本为底本,以闽本为对校本,同时参校《画禅室随笔》等著作,并将闽本多出的篇章,一并附辑于后。
全集收录了董其昌撰著的《学科考略》、《论文宗旨》、《举业蓓蕾》,是董其昌为八股取士讲授时文之作。以往因资料难觅,知者很少,全集有助于研究这位万历时期的八股文高手对八股文的高论。
全集还收录了董其昌编修、订补的《通鉴集要》、《神庙留中奏疏汇要》、《玄赏斋书目》三部。其中,《神庙留中奏疏汇要》曾被燕京大学图书馆付梓,但是流传不广。
全集搜集董其昌佚文数十万字,搜集有关董其昌的序跋、传记资料,并编修《董其昌年表》,作为附录,附于全书之末。
编修工作有三难
据《董其昌全集》主编严文儒介绍,因为董其昌持反清立场,清代编修《四库全书》,四库馆臣即将董其昌诗文集《容台集》列入“存目”,后加禁毁,导致董其昌的文史著述难以得见。殃祸所及,董其昌的其他文史著述也遭遗弃而佚失。
《董其昌全集》编修工作历时5年完成,而编修难点有三个。
据严文儒介绍,首先是搜辑之难。董其昌的文字作品历经禁毁散佚,存世者亦仅《容台集》、《学科考略》、《论文宗旨》、《举业蓓蕾》、《通鉴集要》、《神庙留中奏疏汇要》等。即使董其昌自己编订的《容台集》,清代数百年间没有刻印。《明史·艺文志》著录董其昌编修《南京翰林志》十二卷、《万历事实纂要》三百卷,今已难觅踪影。此外,董其昌还有大量的文章、题跋散佚世间。这些都增加了搜集工作的难度。
其次,辨伪之难。明末清初以来,托名董其昌之著述甚多。如《筠轩清閟录》三卷,题董其昌撰。此书先后被丛书《学海类编》及《丛书集成》收录,流传颇广。早在清编修《四库全书》时,四库馆臣即已指出:“今考其书,即张应文所撰《清秘藏》,但析二卷为三卷”,乃“书贾以其昌名重,故伪造继儒之序以炫世射利”。此书自然不应该收录于《董其昌全集》之中。
其三,整理校点之难。董其昌著述既有艺术鉴赏和书画理论,又有书画题跋、亲友信札,涉及大量书画人物、事迹、术语、典故、印章辨识等;亦有文史著作,横跨数个学科,给整理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