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29日16:07 来源:《新闻晨报》2014年5月17日 作者:徐颖 点击: 次
青年作家蔡骏、孙未、周嘉宁。(摄影:陈贤迪)
第三届上海青年作家创作会议昨天在上海举行。张怡微、孙未、走走、路内、徐敏霞、姚鄂梅、李伟长、蔡骏等34位上海青年作家、评论家汇聚一堂,畅谈“在‘上海’写作”,两位90后作家三三和吴清缘也首次现身青创会。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在开幕式上表示,“上海是标志着中国文学的力量、魅力和荣耀的一个城市,鲁迅先生在这里生活、写作,这里也是巴金先生的城市,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作家在这里不断地为中国文学创造历史和传奇。上海现在也有一批优秀的青年作家和评论家,放在全国也是非常优秀的群体。”
文学积累孕育“潜力股作家”
围绕“城市与写作:我手写‘我城’”、“写作与翻译:借镜的自我观看”、“传播与写作:新传播方式下的写作形态”等三个议题,青年作家和评论家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孙甘露、杨扬、陈思和、郜元宝等知名作家和评论家为青年人担任主持人和点评。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说,鲁迅、茅盾、巴金、施蛰存、张爱玲,周而复等作家留下的文学硕果与精神积淀,是上海城市文化的重要构成,必然对青年一代写作者产生深远影响。在他看来,上海是新的文学群体与新的文学势力安身立命的最好沃土。“聚居于上海的青年作家,从数量上看,也许不是最多的,但却类型丰富、形态多样,且都是不同类型与形态里的领先者或领军人。因而,以质取胜的上海青年作家,其成长与成熟,都与上海这座城市从地缘到文化的特殊性与卓异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内在的关联。”
悬疑小说作家蔡骏则提到了近两年最为热门的小说《繁花》,“它让我看到了对于我出生长大的城市生活的如此奇妙的描写。我本以为,我们很难再如实地写出自己的童年,写出这座城市的真相,但我想,现在,我可以做到了。”蔡骏认为,上海作家,尤其青年写作者是上海文化领域值得骄傲的。“虽然上海已经不再是冠军,但也许我们仍然会有一个冠军的潜质。”
上海写作的焦虑和困惑
作家孙未说,自己出生长大都在上海,是一个“上海土著”,但是小时候住过的老房子都不在了。“我以前故乡的土地上现在是商业大厦、酒吧,这实际呈现了过去几十年上海的形态。”
孙未这些年写了很多边疆地区和国外的题材,“我希望能够寻找到,人到底应该怎样生活,才是一种比较好的生活方式,因为我觉得大城市人生活得都不是非常从容、安逸,他们并不接近人生存的本质。”
反而是在写边疆地区题材时,孙未觉得更能够发掘出他们的诗性和高尚。但随着个人变化,孙未渐渐能够接受上海这个城市了。“这些年写作也是我个人成长的过程。我觉得接受上海本身也是接受我自己的一个过程,我开始渐渐能够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身边一些题材中,发现它崇高、诗性的部分。”
尽管孙未依然有一大部分时间是在国外或者边疆游走,但她已经不是在寻找,“而是用这些地方作为一面镜子,试图看明白上海的生活,试图看明白我是谁。”
80后作家周嘉宁也坦言,上海是中国最适合进行城市写作的地方,“我从小生活在上海,我会把整个世界非常简单地分为城市和非城市,同时对我来说所有大城市都是一样的,有一个通用的标准和规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
但周嘉宁也发现,“所有规则完善的地方,就会有一个问题,在那个地方生活的人,生命力会变得很弱。在写作的某一个阶段,我曾非常羡慕那些在乡镇,或者在二线城市生活的人,我觉得,很多对作家来说有惊心动魄的故事发生在乡镇,那个生机勃勃的地方。”跟很多同龄人生活在其他地方比起来,周嘉宁说,“自己最大的问题在于生活地太格局化了,写作也太格局化了。一些人可能少年或者青年时代是生活在乡镇的,但是当他们成年、大学毕业以后也跑到中国最大的城市生活。我其实挺好奇,对他们来说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不是跟我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他们会不会跟我有一样的焦虑,或者说会不会比我更加焦虑。”
90后写作者三三表示,她觉得乡村文学更为扎实、浓厚,“城市让我眼花缭乱,当我描述城市的时候,我觉得如同盲人摸象,因为解读城市文化对我而言更像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是我内心的乡土情结在包容接纳新结构的过程,我相信时间会塑造出更完美的结合。”
华师大教授杨扬说,曾有一个法国作家到上海时这样对他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城市像上海这样变化巨大,这个变化让人恐惧。“昨天可能还有一个房子在眼前,第二天早晨起来这个房子就没有了,这种神话在全世界大概只有在中国,或者上海这样的地方才能看到。”而这也是摆在无数写作者面前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