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 思南读书会

太穷和太富,是作家写作的两个陷阱

2015年02月12日13:39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徐颖 点击:

获奖无数的北美华人作家张翎昨天来到思南读书会,她以“离去也是回家的一种方式”为题与沪上读者交流。近年来,她的多部作品如《阵痛》、《余震》、《金山》在国内出版,引起很大关注,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就是根据《余震》改编的。昨天,张翎敞开心扉跟读者交流在海外书写故土的心路历程,她坦言:“你选择在海外,又用母语写作,那真是艰难之中的艰难。”

最初在海外写作如同在孤岛

张翎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40岁之后走上创作之路,并且是在文化全然不同的加拿大。

张翎透露道:“头几年在海外写作的时候,交通和通讯都不很发达,我感觉是在一个孤岛,那个时候,我觉得人生前面的经历起不到大的作用。脱离了熟悉的那个社会环境,脱离了本来可以依赖的那个社会机制和那一部分人群,甚至脱离了母语环境,我觉得孤孤单单的,我突然觉得我不会走路了,走的每一步路都是重新开始的,那个过程是艰难的。那种感觉现在想起来还记忆犹新。”

故土在温州的张翎,从上海毕业到北京,北京毕业到北美,离故土越来越远。正如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所言:“离去和流浪,都是回家的一种方式”,张翎也表示,“正是离故土越来越远的那一条路,也是一步步带我回来的路我是通过书写重新回归故土。现在我感觉我没有根,不能像国内的一些作家,有一种很深的踩在地上的踏实的感觉”。

渴望用母语书写故土的愉悦

从自己的写作经验出发,张翎觉得,作家有两个陷阱,一个是太穷,另一个是太富,“我觉得过于贫穷,会使得你为柴米油盐操很多的心,写自己不愿意写的事情”。张翎就是在成为听力康复师之后,处在不太穷也不太富那样很好的状态中开始写作的,她完成了小说《寻偶记》,后来在《收获》杂志上发表,写作生涯由此开始。

谈到目前的写作状况,张翎说,自己书写的世界,既不是这里,也不是那里,而是这里和那里中间的某一个自己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我就叫它第三国度,在这第三国度,我找到了浅浅的根。我已经没有办法改变我丢掉根的现实,只能借助第三个国度这么一个视角,希望在我的写作里带出一点点不同的东西”。

定居加拿大多年的张翎一直坚持用华语创作,她说:“很多人问过我为何不用英文写作。我受过六七年正规英美文学的熏陶,可我在第二语言里无法找到母语那种‘恣意横行’的自如感觉。”

在张翎作为听力康复师的职业生涯中,曾接触许多阿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症)病人,他们都无法维系成年后的经历记忆,严重者甚至不记得曾共同生活多年的配偶,然而他们几乎都能清晰地叙述童年的朋友和故事。因此,她认为,“童年、故土、母语,是一串特殊的生命密码,已经永久地融汇在一个人的血液中。故土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最原始也是最持久的灵感源泉,故土之外的所有土地都像是第二语言,可以通过学习变得熟悉甚至亲近,却永远无法替代母语与生俱来的舒适和随意。远居海外,我渴望那种用母语书写故土的愉悦,这可以贯穿我的一生”。

对待影视改编只是守株待兔

张翎的作品《余震》被冯小刚改编成《唐山大地震》后,获得包括亚太电影节最佳影片和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在内的多个奖项; 根据其小说《空巢》改编的电影《一个温州的女人》,获得金鸡百花电影节新片表彰奖和英国万像国际电影节最佳中小成本影片奖。

对于作品和影视的关系,张翎挺赞成严歌苓的一句话,“影视为文学做广告,有何不好”。张翎透露,自己在影视方面是标准的门外汉,更多的时间放在可以做得好的事情上,那就是写小说,“至于以后的安排,我属守株待兔,有导演来找我,感觉这个导演以前做的作品和我的小说气场是吻合的,我就愿意让他去做”。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83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