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2月06日13:41 来源:文学报 作者:张滢莹 点击: 次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80后”的写作者们曾被认为是孤独的———他们很少被前辈作家、批评家们接纳、理解,相互之间也很少沟通、交流,与这个时代一样,“80后”的写作者中很多默默地在自我表述中成长。日前在上海思南读书会上,一场年轻评论家们之间展开的讨论却让人眼前一亮:张定浩、黄德海、项静、木叶、李伟长,这些成长于巨鹿路675号上海市作协的年轻批评家们各自推出了批评集,在创作的同时将目光投向同代作家,并逐渐探索和形成了自己的批评观念。
由含糊到确定,由他人到自我
与许多初涉文学评论的作者一样,张定浩曾将目光投注于报刊、杂志的书评。但他很快发现,这种快速创作、短篇章的写作对于批评者本身的成长并无多大益处:“起先为了迎合杂志和读者,你可能会写得很油滑,而后约稿多了,你又会因为赶稿而仓促。这样的作品是速朽的,没有多大意义,于是尝试着写一些对于自己来说有意义的东西。”
对于黄德海来说,写评论本身就是将自己零碎的思考、想法系统化、重新梳理的过程:“曾经有段时间,我写文章非常坚决,赞成、反对、喜欢和不喜欢分明,但后来渐渐发现其实是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比如那一阶段我喜欢的作者的论述、倾向的流派等。这一路,我的文章越写越犹豫,许多想法有了逐渐的变化,也逐渐清晰起来。”
这种由含糊到确定、由他人到自我,在年轻批评家的成长中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自我清洗、不断重新定位的过程,就好比项静所言:“看一本书,好像爬行一样,慢慢整理出一条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将自己的不自信和很多怀疑的想法慢慢堆成的文章。”
写作者所表露的,都是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当谈及评论家与作家之间的关系时,黄德海想要首先厘清的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误解:“我们总以为评论家与作家所面对的世界不一样,但其实他们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只是观看的方式不一样。任何一个写作者所表露的,都是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由此,在他眼里,作家与批评家并不存在彼此对立的关系。“也许是我所讨论的问题你没有看到,但这并非意味着我在批评你,我所表达的是我对世界的看法。一旦落笔将问题放进文字,其实就不存在具象,而都是抽象和与我们精神相关的东西。在这一点上,我们考验的是一个人的精神强度和精神高度。”
开始尝试文学评论时,李伟长坦言自己也曾走过不少弯路,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一个写“80后”作家生活状态的通讯。“在面对作家时,我所表述的印象多基于我自己的理解和生活状态,这导致我站在一个失败的道德立场,所形成的文字也是片面、不准确的描述。”他说,“其实评论不该是对作家的描述和刺探,如今我更关注的是能否在作品中找到我深受触动的点,把这个记录和表达出来。”
张定浩则如此表述:“作家面对的是活着的人,即使写过去,也试图将历史复活,面对每个生命具体的喜怒哀乐。”在他看来,评论家的写作颇有些向死而生的意味:“评论家试图面对的是那些死去的作家、过去的灵魂,企图复活的是那些灵魂,精神和思想———在评论家的视野里,过去和当下,乃至未来都是一体的,他所尝试的是将所有的死者召唤在一起,面对当下。”
不希望文学评论回答好坏问题
对于好的文学评论,年轻评论家们又是如何定义的?与创作类似,这种问题的回答向来是千人千面,但对于一点,在场的五位参与者一致认同:不依附于被评论作品存在而令人信服和赞叹的评论,一定是好的文学评论。“许多人会问批评家,这本书好还是坏,但我不希望文学评论回答这个问题。文学评论是自成一体的,也并非只是写给被评论作家看的,而是可以脱离作品的、具有独立完整意义的东西。”项静说。
这种标准,在黄德海看来也是个不断被重新拟订的过程。“好的标准是创造出来的,读作品和自己思考时,我也创造了标准。”黄德海说,“我所认为的评论写作过程,应该是创造标准,而不是使用标准的过程。我以此作为自己的一把尺子,但如果我用既定的它来衡量一个任何新的东西的话,这个标准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类似对于标准的重新毁立,临毕业时来自师长的教诲令李伟长至今受益。“他告诉我,如果未来想做点学问、写点文章,就要把曾学到的那些词汇、术语都扔掉———那些标准的解读和标准的词语,只会成为你的工具,而无法展现你对作品的真实感受。”
除此以外,木叶所认为的好评论,更着眼于其独特性:“好的评论,都应该是发现一些肉眼所看到东西之外的东西,也许是带有成见的,也许是另外一种谬论,但一定存在某些别出心裁之处。”
无论对于好评论的定义和标准是否存在、是否明确,对这些年轻的批评家而言,写作首先是一件快乐的事,能让他们安静和沉淀下来的事———“如果一个东西始终无法放弃的话,那就不要放弃,有机会就写一写。”在纷繁复杂的当下社会,也许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了。这对刚刚起步的年轻批评家而言,也许正如主持对谈的青年作家来颖燕所说,这是一条要走的路,而不是一个要被命名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