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7日10:30 来源:文学报 作者:张滢滢 点击: 次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文化工作坊”举办的主题为“诗的在场性问题”专题讨论在沪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诗人王家新,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教授何言宏与多位诗人、研究者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写作怎样抵达当下?我们如今所说的当下,与过去所说的现实也不一样,怎样在混乱不清晰的现实中重新获得现实感,找到写作的立足点,这与写作的有效性和精确性都有关系。”在阐释诗歌在场性的含义时,王家新说,“每种写作都是置身特定时间空间物质语言文化环境之中,就此而言,在场性时刻存在。”
“在社会格局复杂,需要体现价值观和立场的时候,诗歌是文化门类中最能体现核心关切的一类,这也是诗歌在场性的一部分意义,”何言宏表示,“但在许多情况下,包括一些诗人在内的写作者表现出一种对于现实的蔑视和自我美化倾向,这是值得警惕和反思的。”
面对这个问题,诗人陈忠村的困惑也是许多写作者的困惑:“我们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许多人早已离开自己的原乡,但对于如今生活的现场却很难找到写作的切入口和支点,这种矛盾也许是对于当下的无意识回避。”
“诗人天然地有种危机感,试图把握最新的东西,表述属于某一瞬间的感觉,汉语新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在这种对于时间的焦虑中,这种不断对瞬间性追逐的诗歌体验有没有产生一种偏移?”诗人胡桑质疑道,“许多出现三五年的诗歌风向就被认为是过时的,要以新的来替代的,于是我们被一个又一个主义所包围,这是否本身就是一种焦虑?”
“中国诗人必须面临自己的现实和各种矛盾、困境,并在作品中呈现对现实独到的认识、对世界的眼光、看法和认识。作为诗人如何对特定历史现实文化空间创作进行定位?不能飘飘忽忽,而要直接进入,达到那个位置。”对此,王家新认为,诗人必须将自己的写作植根于具体的、个人的存在之中,才能彰显独特的价值。“个人写作与其独立性、写作精神、立场是联系在一起的,多是对集体性的一种摆脱、疏离和某种意义上的对峙、紧张关系,并把自己的写作渐渐建立在个人立场、不可动摇的个人写作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