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 上海国际文学周

2014上海国际文学周 看“文学潮汐”现象

2014年08月27日14:38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施晨露 点击:

 

 

  青年翻译家上海沙龙上,青年翻译家与台下读者积极互动。 蒋迪雯摄   

 

“在回答主持人提问前,我想说,我对这里的读者印象深刻。在巴黎,如果是讲‘翻译’这样的话题,人们都会逃走的。”昨日大雨,2014上海国际文学周在“思南文学之家”的最后一场活动“文学对谈:文学翻译的多样性——小语种对大语种”,仍吸引了满场听众,十来个找不到座位的年轻读者就在后排站着听。对谈嘉宾之一法国语言学家、翻译家帕斯卡尔·德尔佩什禁不住这样感慨。
  

林韶春坐在第二排最左边,下午已经参加了一场“借镜观看:青年翻译家上海沙龙”的活动。家住闵行的她,自己开了一家网上翻译小公司,“想来听听翻译家的经验。”因为家住得远,在今年以“文学与翻译:在另一种语言中”为主题的上海国际文学周中,她特意挑选最后一天下午的青年翻译家沙龙活动,“来的翻译家多,是学习的好机会。”听完一场后,又意犹未尽地留下来参加第二场。“社会上没有一种职业叫翻译,有就是自由职业。”当台上另一位对谈嘉宾、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周克希讲到自己弃理从文的经历时,林韶春会心地笑了。


  办了四年,社会反响明显增强


  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坐在第一排正中:“文学周办了四年,今年的社会反响明显更强烈了。”去年书展挂牌的“思南文学之家”,是国际文学周的主阵地; 而从今年初开始,每周六举办的思南读书会已连续办了30讲。在孙甘露看来,读书会与文学周互为影响,“去年书展,我们把文学周放到‘思南文学之家”举办,读者踊跃,为何不把这个效果延续下去呢?书展只有一周,而读书是一年365天的事。”


  今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在以“思南文学之家”为主的思南路中轴沿线展开,30多场活动的24位嘉宾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美国桂冠诗人、翻译家罗伯特·哈斯,普利策小说奖获得者罗伯特·奥伦·巴特勒,美国当代女诗人布伦达·希尔曼、匈牙利作家艾斯特哈兹·彼得,法国畅销书作家马克·李维,法国龚古尔学院成员皮埃尔·阿苏里等,国内则有马振骋、周克希、叶兆言、刘醒龙、黄运特、余中先、翟永明、欧阳江河、王家新、陈黎等翻译家、作家、诗人和学者,无论是活动场次和嘉宾分量比起往届都有提升。


  每天都能看到“文学潮汐”现象


  坐在“思南文学之家”对面的咖啡馆里,每天都能看到有趣的“文学潮汐”:下午第一场活动开始前半小时,人们开始静静排队;两小时后,人们鱼贯而出。半小时后,第二场活动开始前,人潮再次聚拢,如是往复,直至夜幕降临。


  “去年文学周活动通常安排从上午到下午一整天,今年的大多数活动从下午开始并增加夜场,更加方便读者参与。”孙甘露说,文学周和读书活动的最大宗旨是“完全免费开放给社会,没有门槛,只要喜欢就能来”。主题“文学与翻译”经过充分考虑和论证,“国际文学周的重要主题是中外交流,翻译是凸显在前头的问题。无论是推广中国文学走出去,还是外国文学引进来,上海都汇聚了一批重要的出版社和作家、学者,上海青年作家中同时写和译的现象也较为普遍。这个主题,实际上结合了文学界、读书界、出版界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关心点,将作者、译者、读者汇聚在这里。”


  孙甘露说,这两年,上海书展和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去年文学周结束后,就有西班牙文学机构找上门来。这两天,土耳其文学机构也表示了强烈兴趣,本周三就会和他们商谈。文学周不是一个临时、单一的工作,无论是作家邀请还是主题策划,都是日常的、持续的,而一切的目的就是把中国作家、作品介绍给读者,让中国读者接触、了解外国文学家和作品,让外国作家获得了解中国、了解上海的机会。”


  这里的人们享受高度智性生活


  15日晚,上海国际文学周的保留活动“诗歌之夜”上,面对满场老少读者,罗伯特·哈斯说:“我为上海这座城市热爱诗歌的气氛而震颤。这里的人们如此享受高度智性的生活,完全不亚于纽约、伦敦等任何一座城市。”奈保尔说:“我去过美国、加拿大,但从没想到会在这里发现这等的热情。”孙甘露则认为,“上海国际文学周的热度某种程度上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教育、文明程度和读者兴趣的一种反映,作为政府相关机构的义务就是要将更多相关信息普及、提供给读者,让社会大众有渠道获知、有机会参与。”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57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