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2日15:26 来源:文学报 作者:张滢莹 点击: 次
“我相信文学可以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历史,我们需要通过儿童文学的创作缩短世界儿童之间的距离,从而使世界变得更加宜居和谐。”7月6日晚,于线上举行的童年无国界视频对话会——中巴儿童文学云交流活动中,圣保罗州文学院院长若泽·雷纳托·纳里尼如是说。这段真挚的话语,也彰显了与会双方作家的心声。通过越洋连线,来自两国的五位重磅儿童文学作家:毛里西奥·德·苏萨、加布里埃尔·查利塔、伊兰·布雷曼、秦文君以及殷健灵交流了彼此在儿童文学创作中的感受,讲述作品中的精彩故事,探讨儿童文学对促进中巴关系发展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
在全球化视野中,弘扬和彰显传统文化优势
圣保罗于百年前开启了巴西现代文学运动,孕育了多位巴西文坛泰斗;上海则作为中国文学重镇,汇聚中国最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家群体,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与基因。这次对话也为两城结好34年以来的友好交往史,翻开了新的重要一页。在致辞中,中国驻圣保罗总领事陈佩洁表示,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儿童文学是哺育儿童成长的重要精神食粮。面对当今纷繁复杂的世界,怎样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让真善美扎根心中,同时使孩子们理解跨越国家民族的团结合作的力量、文明互鉴的意义、友好和睦的价值,儿童文学的作用不可忽视,且任重道远。
从事创作40年来,秦文君一直在写作现场见证和参与着中国儿童文学的成长和发展。在她看来,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分为话语时代、探索时代、童趣时代和多元时代。如今我们身处其中的多元时代里,每年中国出版的童书逾4万多种,其中约有35%是儿童文学作品,无论从作品量,还是儿童文学创作人数来说都很强盛,但也面临着很大挑战。“对我们来说,目前最大的挑战是要对抗商业的侵蚀,以及应对儿童的变化。”她认为,网络时代中,作家更应该为孩子拿出最宝贵的精神食粮。“这一代的孩子受到网络和流行文化的影响,更需要作家唤起他们对阅读的热爱,用文学给予他们心灵的慰藉、支撑和信念。”秦文君说,“一个人的成长没那么容易,需要精神和审美的关切。作家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安心下来,抗拒一些东西,努力写出人应该具有的品格:善意、美、对世界的信任和热爱,并把这些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孩子。”
在参加了十多个国家的国际书展后,秦文君观察到中国童书与众不同的地方:许多国家的儿童文学中,幻想文学和绘本比较畅销,但现实主义占据了中国儿童文学的主要方向,并广受欢迎,“因为它写到了孩子的内心,写到了他们的生活”。全球化的大趋势中,秦文君希望儿童文学作家能够更多借此机会弘扬本国好的传统:“全球化给予孩子更广阔的、国际化视角,也更需要梳理对母语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不仅要把快乐传递给孩子,也要让孩子能更多理解世界的不同,用浅显的方法更多写出人性的深度和广度。”
殷健灵认同于秦文君的感受。在她的记忆中,十年前中国的儿童文学创作还集中在校园故事和童年回忆中,不管在主题还是写法上,都相对单一,但十年后的今天,她的这种“不满足”早已被填补:“纵观这十年来的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会发现题材变丰富了。作家不约而同地把视角伸向我们身后历史和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用本民族的、孩子熟悉的文化,用我们的母语,让孩子去了解丰富的文化样态,中国儿童文学也因此呈现了更丰富的样貌。”
用儿童文学,帮助世界变得更好
作为巴西青少年文学领军人物,苏萨也是巴西最受欢迎的连环漫画《莫妮卡和小伙伴们》的作者,在巴西几乎家喻户晓。这一系列被译成40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发行,印发总量超过10亿册。在交流中,苏萨介绍了自己最新出版的一本书《我是里约》,作品讲述了一只鸟历经重重危险,从一片大陆去往另一片大陆的故事,具有深刻的环境保护意识。他介绍,在巴西,成千上万的巴西儿童通过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漫画人物来识字和学会拼写,因此作家需要创造有趣、吸引人的故事,不断寻找孩子喜欢的主题。“用充满惊喜的信息和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儿童注意,为儿童带去欢乐、带去教育,让他们更信任我们的未来,这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核心。”
“人类在整个地球上所经历的时间其实并不多,通过短短的人生,通过写作的方式,我希望将自己的这里、对世界的思考,通过故事的方式,给他人带来期望,让他们更热爱生活。”查利塔记得一次在和北京一位哲学教授的交流中探讨过彼此对于哲学主题的关注,结果发现,在中巴两国,这个答案是统一的:巴西人和中国人都会讨论生命、死亡、焦虑、爱、过去的悔恨、别人的认可与接纳,包括古希腊时期就在探讨的关于我们从哪来、为什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等问题,“这些哲学问题,都是通过文学方式去解决的”。从孩童时期开始,查利塔就开始为一位老奶奶讲故事,并奠定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叙述故事、创作情感,在许多年后,他仍感激于此,并希望将自己的感受通过作品传递给更多孩子:“儿童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就像一位印度作家写的,每一个孩子的出生就使世界多一分希望,孩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种子和希望,我们希望创作儿童文学来帮助世界变得更好。”
已经出版超过80本作品的布雷曼也是许多中国小读者熟悉的作家,其作品《爸爸,公主也会放屁吗?》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与秦文君的想法类似,他认为儿童文学作家要给孩子提供必要的滋养和教育。“我们用什么来滋养我们的孩子呢?就是通过故事。故事对孩子们来说是来到这个世界的母乳,也是他们童年的家,孩子需要在儿童文学中找到‘牛奶’,找到精神的滋养。”
通过叙述,他希望将孩子带入想象的空间:“虚构小说中有‘沙漠绿洲’,从中我们汲取力量、获得活力,帮助我们积攒勇气继续在沙漠中前行,通过想象力的滋养,我们还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绿洲、自己的乐园。”对他而言,给儿童的文学、给成人的文学是人为界定的一种标准,文学只有一种区分:好的文学、坏的文学。“好的文学会吸引孩子,也会吸引成人,可以吸引所有人。”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巴西成为了欧洲和亚洲之间的一个联系焦点,在巴西出现了很多西方文化的融合,巴西著名学者曾把巴西称为热带的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中巴两国文学发展非常蓬勃。中国每年都有葡语国家、巴西作家的文学作品翻译出版。”圣保罗州立大学保利诺教授保利诺介绍说。上海市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王伟也表示,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本就是一片因为中外文化的交流而在近代以来迅猛发展起来的热土,因此深感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意义。“在这种绵延百余年的交流中,文学始终是一种主要的形式。上海,正是受益于与世界各地广泛进行文学的交流互鉴,得以成为中国的文学重镇,并拥有了颇具代表性的作家群体。”他表示,上海市作家协会始终致力于拓展与世界交流的渠道,创造与各国作家互鉴的机会,也期待有更多的两地作家及其作品,能够通过双方交流,进入两地文学界和文学爱好者的视野。
不难发现,在中巴作家的交流中,双方对文学的看法、对儿童的看法、对文学的作用,有很多共通的地方,不断引发着共鸣和回响,如殷健灵所言,“跨越时间、跨越地域,去感动、击中不同地方人的心灵,这是文学的力量,也是文学和艺术的魅力”。
本次活动由中国驻圣保罗总领馆、上海市作家协会、圣保罗州文学院、圣保罗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