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02日15:52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罗昕 点击: 次
为纪念鲁迅先生140周年诞辰,9月28日,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文艺会堂举行,本市文学界、学术界、新闻出版界的代表参会。上海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伟主持会议。上海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胡劲军表示,鲁迅与上海有着不解之缘。在上海时期,鲁迅写作了大量作品,出版了《三闲集》《二心集》等一系列的杂文集,编辑了《奔流》《朝花周刊》《译文》等进步刊物,创作出《故事新编》等经典作品。“他已成为上海文化精神的一部分。”
向鲁迅学习真正切实的自信
上海作协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表示,鲁迅是文学家,但他不是吟风弄月的文学家,也不是谋求高雅地位的成功人士,而是一生致力于用文学来改良社会的文学践行者。鲁迅对病态社会的批判毫不留情,尽显文学家的敏感和现代眼光。像《狂人日记》中对狂人变态心理的描写,像《祝福》中对祥林嫂经历了巨大的人生变故后的神态的捕捉,像《故乡》中对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的对照,像《孔乙己》中对跌入社会底层的读书人的同情和悲哀,这些文学上的探索都显示出鲁迅在社会批判上的自觉意识。它不仅构成了中国新文学最强大的思想传统和艺术亮点,也大大提升了新文学的文化品格和社会影响。
“在鲁迅作品的影响下,小说不再是‘雕虫小技’,人们也不再把‘小说’当作‘闲书’,而是视为人生的教科书,是‘为人生’的文学,是‘经国之大业’,值得人们花费毕生精力去从事的伟大事业。”杨扬说。
上海作协主席团委员、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则从文化自信的角度阐释鲁迅。在他看来,现代中国人拥有文化自信,不仅因为我们在历史上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东坡、曹雪芹,也因为“五四”以后我们有鲁迅。鲁迅既是传统文化最杰出的继承者与整理者,更是新文化最伟大的开创者和建设者。今天讲文化自信,不仅要讲伟大的古典文化,更要讲鲁迅所代表的这一百年来中国的新文化。
他提及,鲁迅的谦逊是自信,鲁迅的如实道来也是自信。鲁迅晚年有一篇著名文章《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认为中国人有充分的理由自信,但这绝不是躺在土谷寺里浮想联翩的阿Q式的盲目而可笑的自信,乃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由此培养起来的切实的自信。鲁迅晚年还有一篇文章《立此存照(三)》,讲中国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国人的评价,他最后说:“看了这些(指外国人怎样说我们),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的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这里说的还是自信,即什么是真正切实的自信,如何才能做到真正切实的自信。从这个角度看,鲁迅一生在文学上的奋斗,就是从批判阿Q式的没有脊梁的盲目狂妄的自信开始,最终过渡到‘中国的脊梁’的真正切实的自信。”郜元宝称,纪念鲁迅,学习鲁迅,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向鲁迅学习真正切实的自信。
学习、研究鲁迅,上海有哪些成果
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上海作协主席团委员、副秘书长、作家滕肖澜坦言鲁迅对自己的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她说,和平年代,我们或者没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机会,但仍须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学习鲁迅先生爱国爱民的情怀和担当,自觉地肩负起文学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鲁迅先生的文字,在一百年后依然警醒并激励着我们后世的人,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传播是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无论过去、现在、未来,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乡村或是城市,它都会给人以积极的引导,传达真善美,于彷徨中找到希望,困顿中感受暖意。”滕肖澜认为,这应该就是文字的力量,也是作为一个文学工作者无上的荣光。
杨扬还特别提到,在学习、研究鲁迅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诞生了不少优秀的学术成果。以上海为例,1980年代出版的赵景深先生的《中国小说史略旁证》,丰富了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材料,从而在鲁迅的小说史研究的基础上,将中国小说史研究推进了一步。王元化先生对鲁迅的思考,贯穿了他晚年的思想,他发表的《关于鲁迅研究的若干设想》《鲁迅与太炎》《再谈鲁迅与太炎》《鲁迅与周作人》《鲁迅的曲折历程》等,从思想史、文学史角度,梳理了鲁迅思想的来源,包含了很多理论新见。钱谷融先生在《谈<伤逝>》中,对鲁迅小说《伤逝》的文本解读,有新的体会和感受。《收获》杂志发表冯骥才、章培恒先生围绕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而展开的辩驳文章,激发新世纪文学爱好者对鲁迅的反传统态度重新评价。
而在上海的戏剧舞台上,新世纪以来展演过不少鲁迅作品改编的舞台剧,如肢体剧《铸剑》和波兰导演陆帕根据鲁迅小说改编的《狂人日记》。在语文教学上,鲁迅作品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语文教育,尽管选录鲁迅作品多少问题,曾在语文教育领域引发讨论,但对于一代又一代中国的青少年读者来说,鲁迅的名字并不陌生。
“在今天这个海量信息四处漫溢的世界里,鲁迅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相反,我们因为接近鲁迅而感到精神充实,因为阅读鲁迅而感到文学的有力。”杨扬说。
青年一代,也以自己的方式“拥抱”鲁迅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平作为“80后”青年评论者代表发言。他说:“我们这一代人和‘五四’以来的每一代人一样,深受鲁迅先生伟大作品的教诲与启迪。”
“我们这代人的文学,一开始被称呼为‘青春文学’,很多作品关注内心世界,注重个人经验。这些作品也涌现出一些佳作,取得一定成绩。然而,站在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这样的时间节点上,回望百年前开天辟地的青春文学,我们这一代也亟需迎头赶上。”
他也注意到,近年来在网络上鲁迅先生《这也是生活》中的这句名句愈发流行:“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们这一代,以及开始步入而立之年的‘90后’一代,大概是越来越意识到:从来没有纯粹的个人,每个人的命运和其他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人类本身就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在这个意义上,时代对于年轻一代的文学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青年大学生代表,华东师大中文系学生查苏娜表示今天的青年在表达自己时,会主动向百年前的“鲁迅”寻找话语资源:在社会热点新闻的评论区,鲁迅被频繁地引用;大热历史剧《觉醒年代》中,鲁迅“圈粉”了无数年轻人;甚至有大学生用16篇《野草》创作了一首说唱作品,收获了将近900万播放量……今天的青年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积极地拥抱鲁迅。
“我认为,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应该得到更为深入的理解。首先,鲁迅的爱国主义不是他所批判的‘自大’的爱国主义,而是清醒、真诚的爱国主义。其次,鲁迅的爱国主义建立在锋利的勇气与韧性之上。”查苏娜说,肩负重大使命与责任的青年一代,应该从鲁迅那里寻找一双更为明亮的眼睛,这双眼睛看得见“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看得见自己生活世界之外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