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文学“结对子”,一起讲好中国故事

2020年12月24日16:15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罗昕、谢蝶 点击:

新疆是多民族文学共同繁荣的珍贵疆土。自2011年以来,上海作协和新疆作协展开文学“结对子”,通过举办创意写作培训班,组织文学交流活动,召开作家作品朗读会、研讨会等方式,广泛地开展两地文学交流活动。

这也是东西部两地跨度最远的结对文学团体。丰富多彩的文学交流也在出版领域共同“开花”。比如“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陆续翻译出版上海著名作家的作品集,上海作协所属《收获》《上海文学》《上海文化》《思南文学选刊》等刊物持续加大对新疆各民族作家的关注和扶持力度,自治区文联的文学杂志《西部》也重点刊发上海作家的作品和专辑。

“在我们接下来的脱贫攻坚主题创作中,也会书写上海援助新疆医疗、教育等扶贫事迹。”上海作协创联室主任薛舒告诉记者,明年上海作协还要派出一批作家去新疆采风,深入生活,以亲历者、在场者和参与者的笔触,见人、见事、见情,创作出一批把握时代脉搏、振奋民族精神的优秀文学作品。

新疆作家来上海,展现新疆文学的美好图景

从2012年开始,一年一度的“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是上海作协和新疆作协对口支援活动项目,新疆作协每年选派十几位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来到上海,进行创作能力培训、作品研讨交流,上海作协则请到了国内知名教授、学者为他们进行授课。

2014年,由杨斌华、狄力木拉提·泰来提编选的上海市作家协会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作品集《爱在身边》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收录第一、二届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学员部分作品的文集,共分小说、诗歌、散文三大板块,展现了新疆当代文学新人的写作特色和文学成就。它的诞生,勾勒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更立体、生动、完整的面貌。

在上海作协研究室主任杨斌华看来,“培训班”的举办是上海作协近年工作中的一个亮点,也是作协系统和高校系统资源互补,协同配合,发现、扶植和打造创作人才,培育优秀文学作品的有益探索。“我们期待着民族作家通过学习和培训,开阔文学视野,提升创作水准,调动生活积累,能够写出更多更好具有浓郁民族风格、鲜明创作个性的精品佳作。”

2017年4月8日,《 与新疆作家协会文学交流合作协议》在上海青浦文学营正式签署。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和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新疆作家协会主席阿拉提·阿斯木代表两地作协在合作协议上签字。同一天,“第六届新疆作家创意写作培训班”在上海青浦文学营开班,来自南北疆十多个地州市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等4个民族的小说家、诗人、散文家、评论家和翻译家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采风生活。

丰富的文学“互动”还走进校园、深入社会。比如2015年5月,由新疆作家协会、上海市作家协会、上海图书馆、上海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海上心声夏季专场“天山的祝福—新疆诗歌全国行”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徐汇校区隆重举行。当天的朗诵会非常成功,展现了新疆多民族诗歌创作的丰硕成果,让更多人领略到了当代新疆文学的美好图景。

不仅有“新疆来上海”,还有“上海去新疆”

2018年8月30日至9月7日,“上海—新疆文学周”在新疆举行,“上海作家克拉玛依创作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杨浦作协与克拉玛依作协形成“帮扶结对”。此后,上海作协也大力支持普陀作协与喀什作协结对,希望通过与喀什作家的交流,培养文学人才,繁荣文学创作。

2019年盛夏,以王伟为团长,秦文君、殷健灵、陆梅、杨斌华、程小莹、薛舒、那多、桂传俍、路明、余静如、徐畅等老中青知名作家为团员的“上海作家代表团”踏上喀什之旅。他们走老城体察民风民情、临现场察看支援成效、入民户了解脱贫情形、到口岸寻访守边军警,并与援疆干部作倾心交谈。采风踏访归来,上海作家们用得心应手的笔表达各自的感悟,留下一段段关于诗与远方的新记录。

“如果说上海是一个炫目的万花筒,那么喀什就堪称一块斑斓的调色板。丰厚的历史文化,壮阔的自然景色,浓郁的民族风情,还有各族人民协力创造的鲜活的社会生活,使得喀什在作家的心目中不断地绽放异彩。大家亲临其地,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化作纸上流淌的文字,汇聚成风格各异的短章长篇。”

王伟表示,上海和喀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展开了频密的往来与合作,而文化的对口交流始终是其中一个重要板块:“它带来的成果或许无形,却能真切地感受到,那就是上海和喀什人心里的距离更近了。”

采风活动结束后,上海作协还组织了创作成果集中展示,其中部分援疆创作作品发表于《新民晚报》“十日谈”栏目。2019年11月,上海作协又与上海文艺出版社签订了喀什采风文集《我到新疆去》出版协议,对援疆采风活动中创作的作品进行结集出版。

记者了解到,上海作协今年同样组织了作家开展喀什主题采风活动,分别以上海援疆重点工程、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边疆和民族地区新发展新面貌等为主线,深入基层、牧区、边疆边防和贫困地区的诸多社区、乡镇、学校,并将谱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303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