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5日16:52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分别为主持人、叶辛、赵丽宏、范小青、潘向黎
《对话百家》系列丛书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和青年报社联合打造,共有六卷,包括《安顿灵魂》《光的方向》《精神胎记》《灵魂酵母》《生命暗道》《世相人心》,收录了130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对话录,既有王蒙、王安忆、陈忠实、莫言、贾平凹等文学巨擘,也有徐则臣、弋舟、张悦然、石一枫、葛亮等活跃于文坛的青年力量。
6月6日下午,知名作家叶辛、范小青、赵丽宏、潘向黎作客第302期思南读书会,在六卷本《对话百家》系列丛书首发之际,与读者一同聊聊青年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对青年成长的重要意义。
“文学首先属于青年”
文学对于青年的成长有怎样的意义?青年人和文学在当下的关系如何?是每一个热爱文学的人都曾思考的问题。
在叶辛看来,青年时代,他更习惯说是“知青时代”,即“上山下乡”的时代。一批在特殊时代经过身心磨砺的青年,部分出于对文学的喜爱、对特殊生活经历的思考,走向了文学之路。
在《蹉跎岁月》中,叶辛书写了小小的集体户里,各不相同的知识青年形象,有赌钱的、偷东西的、打架的等等,上山下乡的岁月深深地烙印在他的作品中。
叶辛
不同于叶辛远赴贵州,赵丽宏的知青时代是回乡插队。他谈到自己当时的无望与孤苦,到了崇明岛的乡下,一个人在生产队里,他感激文学,“因为有文学,无论年轻时碰到再多的灰暗困难挫折,都可以走过来。”
文学与写作就像是他的救命稻草,“如果没有文学,没有书读,没有在油灯下开始写作,真是走不过来。”最开始毫无功利心的写作逐渐成为了他的职业、他的工作、他的生活,让他感到充实,一直保持年轻的状态。
范小青
范小青成长于封闭的小巷,在她插队之前,少年时期的她跟随家人下放,从城市来到荒野农村,巨大的生活落差让她感到惶恐、孤独、惊讶而难以接受,而大学后大量的阅读让她与文学有了更深的联结。
“每个人至少在一生中,会有一次机会成为诗人,就是他恋爱的时候。”在潘向黎眼中,“文学首先属于青年”,因为青年时期是心灵活动萌发旺盛的时期。“如果一个人在青年时期经历了生活的变动,或者特殊的时代,人在特殊的处境里,他会察觉到一条进入文学的路径。”
她谈到,无论在哪个时代,无论贫困富足,年轻人都容易陷入孤独,而这种孤独是宝贵的,这时需要文学这束光。
“不为风潮所动”
赵丽宏的文章多次收入中小学教材,但是这并不是他的追求,“这是双刃剑,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收进去的文章未必是我自己满意的”,他感到“让孩子读这些心里过意不去”。所以近年来,赵丽宏专门为孩子创作了几本书,包括《童年河》《黑木头》等等,“我以前没有专门为孩子写过,现在专门为孩子写几本。”
赵丽宏
范小青提及她的最新长篇小说《灭籍记》,主人公是一位青年,以老宅为依托追寻历史。范小青在刚开始写作时,就把老宅作为书写的对象,“这么多年一直在写,还没有写够。”
在她看来,老宅这种现实的事物,在当下变得有些荒诞,这种荒诞源于“社会剧变、新旧交替过程中出现的缝隙”。范小青试图从现实的角度切入,最后落脚到“比较现代、比较抽象、比较形而上”的哲理上。“这是小说的挑战,也是对自己写作的新突破。”
潘向黎
潘向黎回忆自己的青年时代,当时青年的阅读会受到风潮的影响,每个星期都有一本书或是一系列书风靡。但现在的年轻人不为风潮所动,“这是当代年轻人的优点。见多识广,不为风潮所动,他们很独立、自我很强大、不盲从。”
“文学点亮生活”
由于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我们身边的信息与时间越来越碎片化,青年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提高阅读质量?
叶辛提到,青年人如果觉得读小说耗时,不妨先尝试读一些诗歌。当其他的东西随时间流逝而消失时,文字记录下的、有意义的东西,会一直留下。他向青年发出倡导,“如果相信文学会点亮生活,那就不妨花时间多读好书。”
现场读者
赵丽宏谈到,“推荐书很难,尤其向年轻人推荐书更难。”不同的时代选择的书都是不同的,“在什么时代读什么书。”1999年,他曾受光明日报邀请,推荐十本书。在最后一本哲学书的选择上,他在罗素《西方的智慧》和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间徘徊。最后,赵丽宏选择了罗素,如今他更想推荐《中国哲学史》,让中国当代青年体会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文化自信。
范小青建议,当代青年“读书首先要清空”,如今太多碎片化的知识真假难辨,青年人不能盲从,要将头脑中的东西清空,再静下心阅读。
读者提问
在潘向黎看来,“阅读,尤其是年轻时候的阅读是严肃的事。”年幼时,喜爱古典文学的她读庄子、读红楼,由于这些书提倡出世、万事皆空,曾被文史专家朱东润先生制止。但她仍然“不改初心”,推荐当代的青年阅读《红楼梦》。
她谈到,《红楼梦》的结尾“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虽然表现了一切皆空的幻灭之感,但其中渗透的语言、诗意、对人性极其细微的体察是后世无法抵达,只能致敬的。
现场:陈 思
撰稿:周劼妤
改稿:陈 思
摄影:隋 文
编辑:陈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