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诗篇中永恒的“玫瑰”

2020年06月05日16:09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左为末之,右为谈瀛洲

8月3日下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末之携新书《一个人·十四行》来到思南读书会第314期的现场,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谈瀛洲一起分享阅读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心得体悟,以莎翁诗学为一道棱镜,引领读者透过它看到不一样的生命。

用诗歌提炼“玫瑰的香气”

雨果在《莎士比亚传》中这样形容莎翁作品:“在莎士比亚作品中,百鸟在歌唱,灌木在抽叶,人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云彩在游荡,天气时冷时热,晨钟暮鼓,朝发夕至,森林窃窃私语,人们促膝交谈……”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许多关于花卉与植物的细节和隐喻,有人甚至说他是一位植物专家。

末之

在末之看来,植物在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植物有时象征人们的身份,有时影射着人们的外形或性格。”莎士比亚喜欢把俊美的青年比作各种各样美好的鲜花。

如在第99首中,“温柔的小偷啊,若不是从我恋人的口中盗来了馨香,你的芬芳又来自何方?…恋人啊,我谴责百合花盗用了你的纤手…再瞧那玫瑰花胆怯地站在枝头上, 红的,偷你的惭愧,白的,偷你的绝望…”莎翁将青年清新的呼吸比作紫罗兰的香气,将他洁白的双手比作百合,将面容比作不同的玫瑰。

莎士比亚在十四行诗里运用最多的可能是玫瑰的意象。谈瀛洲谈到,莎士比亚使用意象不是简单地做一个比喻,意象在诗歌中会不断发展出新的内涵。比如“玫瑰”一开始是一个美的象征,“种一棵玫瑰”意为“生育”,希望“美”继续繁衍下去。随着意象的发展,玫瑰的香气成为了美德的象征,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像玫瑰一样芬芳。到后来,钻在玫瑰花瓣里的虫子也成为了意象的一部分,诗人将“虫子”比作玷污美好形象的行为。

谈瀛洲

人们为了美的流传,将玫瑰的香气提炼出来,成为诗歌中提到的“香精”。谈瀛洲说:“香精能够在冬天没有玫瑰的时候继续散发香气,诗歌能够在俊美青年的肉体消失后继续让人看到他是怎么样的人。”莎士比亚的诗歌用另一种方式提炼出俊美青年的美,让这种美能够超越岁月达到一种永恒。

 

“我爱人的双眸绝不似骄阳”

末之谈到,在世俗标准中的美人肤如白雪,目光炯炯似晨曦,但莎士比亚特别反叛、独树一帜,在十四行诗第130首中,他写道:“我爱人的双眸绝不似骄阳。”末之说:“‘不似骄阳’本身是特别有意思的创作态度。爱不一定是理性的、有序的,它既是缔造秩序的一种力量,同时也是破坏秩序的力量。”

谈瀛洲认为,与之前描写“美少年”的诗歌不同,写给“黑夫人”的情诗体现了莎士比亚对十四行诗传统的革新。过去十四行诗中的美人有金色的头发、雪白的胸脯,而莎士比亚对女性美貌的描写进行了颠覆,“黑夫人”有着铁丝般的头发和暗褐的胸膛。在诗中,“黑夫人”蛊惑了“我”,又勾引了“我”的好友。谈瀛洲认为,黑夫人之“黑”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象征,既是外表也是内心。

现场读者

诗中所展现的不同寻常的审美和爱情可能跟莎士比亚离经叛道的性格也有关。末之谈到,在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创作的莎士比亚文学传记《不似骄阳》中,莎士比亚曾经是一个小镇上爱做梦的少年,他想出海、也想做诗人。他与一个叫安妮的女孩发生了爱情,在女孩家人的逼迫下二人结婚。但莎士比亚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写作梦,他逃跑到伦敦,开始了剧作家和诗人的生涯。莎士比亚的一生都不符合常规,充满了反叛的色彩。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亦步亦趋追求标准,我们可以完全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这也是我取名《一个人·十四行诗》的用意,每个人都可以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看到独特的艺术魅力。”末之说。

现场读者

末之与读者分享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视频,在剧中,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二人互诉衷肠的桥段就是一首完整的十四行诗。同样,在戏剧《爱的徒劳》几位男青年偷偷写十四行诗求爱。

谈瀛洲说:“有学者做过统计,莎士比亚的剧本有70%左右是用素体诗写的,就是不押韵的诗,还有25%是用散文写的,只有剩下5%是押韵诗,包括十四行诗在里面。”他谈到,十四行诗往往会运用在比较特别的时刻,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见钟情的片段,用押韵诗符合当时甜蜜的气氛。

“珍存和延展生命的点滴印记”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共154首,结构上分为三部分:1-17首劝一个俊美青年早日结婚生子,把美好传承下去;18-126首是描写诗人与青年关系的起承转合;127-154首献给一位“黑夫人”,“黑夫人”、诗人、青年形成了非常神秘的三角关系。在前言中,十四行诗是献给一位“W.H.先生”,W.H.先生、美少年、黑夫人到底是谁?他们和莎士比亚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至今没有统一的答案。

为什么莎士比亚在第一部分选择劝人结婚生子这样看似“没有诗意”的主题?末之谈到,这可能是由于当时伦敦瘟疫盛行,为了维持生计,莎士比亚接受了一位贵族母亲让他作诗的委托。

读者提问

谈瀛洲认为这可能跟当时的时代环境有关。文艺复兴时期,大家都在阅读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在《会饮篇》里谈到,生命存在的目的是追求不朽,而追求不朽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生育,让自己的生命在后代身上得到延续;二是通过生产精神作品,比如一首诗、一本书、一种制度等等,从而把自己的思想传给后世。

莎士比亚没有留下后代,但他的诗歌更加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末之说:“真正传承下来的不是年轻人的美,真正传承下来的是莎士比亚的诗歌,是十四行诗在跨越的时空中得到了永生。”

嘉宾为读者签名

莎士比亚害怕自己在创作中不断重复自我,但是在阅读中末之感受到:每一个诗篇、一句诗行的感悟都是珍存和延展生命的点滴印记。末之说:“莎士比亚的作品就像一个棱镜,投射出不同的生活。透过这道棱镜,让我们看到不一样的生命,看到变化的四季。”

现场:陈  思

撰稿:法雨奇

改稿:陈  思

摄影:隋  文

编辑:江心语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93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