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5日15:25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钟红明、彭学明、杨扬
11月2日下午,作家彭学明携其长篇纪实作品《娘》作客第324期思南读书会,和上海市戏剧学院副院长杨扬、《收获》副主编钟红明围绕着“母亲”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当代中国的孝道。
一个母亲的生命史诗
彭学明不忌俗字,以“娘”为题,直白质朴地讲述母亲平凡却坚韧的一生。彭学明认为“娘”是自己最有情感体会的字,较之现代化的“妈妈”和书面化的“母亲”,“娘”是最接地气的,“这个字就是一个‘女’加‘良’,天下的好女人就是娘。”
彭学明的母亲因为贫穷而多次改嫁,在传统封建的湘西乡村忍辱负重地度过了一辈子。他深情地回忆:“母亲流干了她所有的泪水养育我,熬干了所有的心血培育我,牺牲了所有的名誉保护我。”除了是生命的赐予者,母亲还扮演着人生导师的角色。这样一个来自底层的平凡母亲,用自己朴素的人生哲学深刻地影响了子女。彭学明回忆自己少年去讨好欺辱自己的人时,母亲将他痛打一顿:“你骨头软了,我就把你的骨头打硬起来。”对于自己工作上的待人接物,母亲也常有提醒:“你现在拿的是一根针,以后拿的就是一块金。软泥巴插棍——越插越深。”
彭学明
钟红明谈到自己对书中母亲的印象,初读时这位“母亲”是属于作者自己的,读罢全书后发现这位母亲的形象经过沉淀后可以成为那些伟大母亲的概括。她表示,这部作品被放在了一个大的时代变迁中书写,使人们了解到湘西的文化传统和那个时代的人迫不得已的选择。
杨扬认为,《娘》这部作品让他想到同样出身湘西的作家沈从文,《娘》的非虚构性不是形式或者技巧,而是来自于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与现在媒体中神化的英雄形象不同,《娘》不仅展示了一个朴素而真实的母亲形象,也呈现了真实的作者。
“子欲养而亲不待”
彭学明在书中写下自己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追悔:“月光醒了,可以再回到天空;鸟儿累了,可以再回到森林;儿女没有娘了,就再也无处安生。”彭学明坦白自己少年时对母亲的怨恨,直言成年后的自己“总是以一种知识分子的优越感去规范娘的行为、违反娘的意愿、绑架娘的意志,觉得娘跟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格格不入。”
他坦言,自己创作该书的初衷是希望“老老实实地检讨”。他细致还原了母亲真实的一生,毫不遮掩自己对待母亲时的简单粗暴。真情产生感动,真诚产生高贵,真实产生力量,所以这部作品才获得了读者的共鸣。
钟红明
钟红明评价道,彭学明在书中的忏悔是“不留情面”的。她表示在同类非虚构作品的创作中,作者会不自觉地会对自我行为进行一种美化,包括对自己动机的解释。但彭学明则以极度的真诚把可怕的真实记录下来。“这不是一个虚妄、美化地描写孝道等美德的书。他(彭学明)从无数细节中,非常真实地写出了一个母亲的一切,也写出了一个孩子的成长。”
“这个时代弄丢母亲的不是我一个人”
《娘》为什么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彭学明表示:“可能这个时代弄丢母亲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代人、几代人,甚至都把母亲、父亲都弄丢了。弄丢了父母的情感,弄丢了父母的生命,弄丢了父母的精神品质。”他认为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对父母有一种愧疚感,都有一段忏悔史,只是程度不同而已,不知为何,人们习惯于把父母挤到了自己生命的角落。
杨扬
钟红明回想了自己和父亲的相处,反思自己大学时已经不愿意与父母分享,向他们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在父亲患病期间,自己才认真地听父亲讲述自己的故事,但是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那些关于父亲的事情终究不能在记忆中完全保存下来。
彭学明谈到自己对“孝顺”的理解,“孝顺,顺为天,孝为大。要边顺边孝,边孝边顺,顺中有孝,孝中有顺。”他曾自以为是地为母亲提供看似优渥富足的生活,却从未察觉到这是对母亲的另一种折磨。他认为子女要珍惜、理解并敬畏父母。学会和父母交流、倾听、沟通也是一种孝顺,更要停下忙碌的脚步以抽出时间陪伴父母,“曾经那些冠冕堂皇的忙碌的借口现在就成了我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口。”
现场:李伟长
撰稿:马金戈
改稿:陈 思
摄影:严正清
编辑:江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