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15:07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旸 点击: 次
“在历史赋予上海的诸多色彩中,红色堪称最为耀眼的代表色。”一年多来,上海文学界投身“党的诞生地·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最新成果“红色足迹”第一辑《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今天在沪发布,第二辑创作动员同步启动,在场作家表示:用文学的方式挖掘书写革命遗址,串起红色基因图谱,既是当代创作者的使命担当,也有助于合力打造建党故事红色文学创作的传播高地。
《石库门里的红色秘密》汇聚40位作家的78篇红色故事,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聚焦中共建党时期和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涵盖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工农运动、思想文化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隐蔽战线斗争等各领域,力求用一篇篇融合历史与现实、倾注感动与情怀的故事,发掘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基因、精神灵魂和历史根脉,让更多读者了解上海的荣光。
跋涉在历史河流,打捞革命遗址背后的细节
作为党诞生的“产床”与“摇篮”,上海的城市血脉中流淌着红色基因,中共一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龙华烈士陵园、周恩来在沪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张闻天故居……遍布全市的革命遗址背后有哪些动人的历史细节?
“此次创作项目涉及的遗址,有些人们耳熟能详,有的则可能鲜为人知,但每个题材都经历了重新采访、研读新史料和精心写作的过程。其中不少地标很多人写过,再写应该有点新的发现、新的视角。”作家孙颙以他收入书中的文章《不可思议的跋涉—— 中共中央档案文献库的“生死时速”》为例谈到,当年两万余件绝密材料屡次搬迁,是怎么惊险躲过国民党特务和日本侵略军的魔爪,一次次在上海滩喧闹的大街上实现来来回回的大转移?这背后能挖出许多素材,比如当年中共中央档案文献库的管理者陈为人与妻子乔装成富商,将文件保存在家中。“有电视剧把搬运机密材料拍成用黄包车背来背去,这不太可能,那时连黄包车都没钱雇了。”孙颙说,“为了把文件从日统区转到安全地方,共产党人绞尽脑汁,以挑担货郎走家串巷的方式,以破篮子、面粉袋为工具,甚至以偷运粮米的‘跑单帮’形式,蚂蚁搬家似的把两万件文档偷运出了租界。”
“每个红色遗址都蕴含着值得后人传诵久远的故事,都充满着信念与执着、坚韧与奋斗、艰辛与牺牲。作家有责任和义务,用文学的手法去发掘、整理和写作这些故事,帮助读者感受红色文化。”上海市作家协会党组书记王伟说,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专题采访,并吸收学术研究成果,尽可能进行再创造,使故事读来真实生动。
可读性与严谨性的分寸,是青年作家绕不过去的挑战
除了孙颙、叶辛、叶永烈、赵丽宏等知名作家领衔,此次创作吸引了多名80后90后青年作家和网络作家加盟。如何在严谨真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有别于史料的文学故事,其间分寸的把握,是青年作家需直面的挑战。
“篇幅要求不长,但难度不小,本以为3000字一两天就能完成,但硬生生推敲打磨了几个月,最后压着交稿线,好不容易完工。”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刘炜(网名:血红)写的革命地标是上海武装起义胜利后市民大集会遗址,不同于编织天马行空的网络奇幻小说,创作中他必须反复查阅资料,直言写作过程令他心生敬畏。他谈到,饮水思源,希望自己用创作帮助更多人了解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知道那段时光中发生过的故事。
青年作家王萌萌的《工运战鼓敲响的地方》《烟尘难掩的赤诚与光华》分别聚焦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邓中夏故居,“涉及1920年至1925年期间最早期工运史,相对来说各方面资料较少,几位代表人物牺牲早,甚至没有留下直系后代,感觉棘手和迷茫,一时无从下手。”她多次向上海党史办和总工会的工运史专家请教,逐渐将目光锁定在劳动组合书记部总干事李启汉和第二任主任邓中夏这对工运战火中结下深厚情谊的工运先驱身上,从早期党史中寻找参照和线索,试着去把握那个年代青年人的精神风貌,凸显纯粹赤诚的家国情怀。“生动语言和生活细节能让人物鲜活起来,但我最大的困惑来自于写作分寸的掌握,一方面要有可读性和文学性,一方面需保证严谨和经得起考证,如果再有这样的机会,我想要寻找到更合适的突破点,让叙述更有看点和色彩。”
据悉,上海革命遗址系列故事创作项目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文化旅游局和上海市文物局指导,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围绕中共革命斗争历史轨迹创作约400篇故事,项目丛书预计2021年7月前出齐四辑,迎接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