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在今天,诗歌如何安顿人心,听听中外诗人如何说

2019年11月18日15:21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徐萧 傅一笑 点击:

11月16日下午,《上海文学》杂志社在静安区文化馆举办“诗歌是沟通心灵的桥梁”中外诗人论坛,并为新出版的《上海文学》第四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特刊举行首发式。来自法国、意大利、爱尔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印度、乌克兰、摩尔瓦多、阿根廷、韩国等世界各国和中国各地的十多位著名中外诗人,以及数十位上海本地诗人欢聚一堂,切磋交流,畅谈诗歌未来,展示了上海与世界诗歌潮流和文学创作的精神衔接。

“诗人没有选择未来,而是选择了永恒”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一生都在致力于以诗歌对抗那些人类文明中丑陋的部分,“如果诗歌负有使命,便是开辟人文主义的广阔天际。”他曾经以为诗人、艺术家的敌人来自于官方机构的规训,但是在今天,他愈发感受到机器有着成为诗人、艺术家乃至全人类威胁的趋势。“当今社会各种机器在控制着一切,压抑自由,这意味着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我们自己。衡量文明进步落后的标准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文明是否贴近自然,贴近人。”这位年届九旬的“思想家诗人”,一开场就把论坛的氛围引向了深邃。

在罗马尼亚诗人伊昂·德亚科内斯库看来,诗人不应该只是为了写作而写作,而应为生活而写。在这个思想日趋复杂的时代,我们需要全新的艺术,不止是文学,也包括音乐、舞蹈等等。德亚科内斯库认为,诗为生活而歌,也为安顿灵魂而作。“诗人没有选择未来,而是选择了永恒。”他觉得,当今世界充满紧张和冲突,诗歌在这个时候更加能凸显其价值——慰藉人心。

相比语言,诗歌更能抵达人心

中国古代文论家对诗本质特征的描述是“诗言志”,在中国诗人王家新看来,其中的志就是人的心灵,“中国诗歌史,就是民族的心灵史。”而对其个人而言,王家新说,诗歌是语言与心灵的相互寻找,“人心不死,诗歌不死,诗歌不死,心灵就不会荒芜。”

韩国诗人、评论家崔东镐在过去50年里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诗歌到底在什么地方”。经过长期的思考和琢磨,最后他发现“诗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诗歌相比与语言,更能抵达人心、连接灵魂。

荣获本届“金玉兰”诗歌大奖的中国诗人翟永明在谈到本届论坛关键词“桥梁”时表示,诗歌与读者的关系是知音的关系,每个诗人都希望在他的写作中遇到属于他的知音。然我们在写作时并不知道知音在哪,但所有的写作者都期许着作品完成后,神秘的知音就会出现。翟永明希望在自己写作生涯里,永远都存在着神秘而陌生的知音。

另外,《上海文学》杂志社为本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编辑出版的诗歌特刊也在现场举行了首发式。特刊中刊登了受邀来上海参加国际诗歌节所有中外诗人的诗歌新作,并刊发了有关诗歌创作的评论和随笔。这是2019第四届上海国际诗歌节的丰富读本,也生动诠释了“诗歌是我们共同的母语”这一主旨。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84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