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08日14:27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点击: 次
“一个在睡觉时睁着一只眼睛、竖着耳朵的人,他就是罗达成。”“梅朵梅朵没法躲。”这些略带调侃的评价,说的是一群人——《文汇月刊》的编辑们。梅朵是这份刊物的创办者和精神领袖,罗达成当过《文汇月刊》的副主编。当熟悉这份刊物历史的老人们一个个谢世后,罗达成下定决心用自己的笔写出这段历史,留下这段历史。6年时间,哪怕累出恶疾,亦无怨无悔。
7月7日上午,《八十年代 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座谈会在上海作协爱神花园举行,整整四个小时,参与者欲罢不能。因病未能到场的作家叶永烈发来用手机写的感言,“达成是一位优秀的编辑,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行动快如疾风,一旦向你扑来,你唯一的选择,就是交出好稿子……1980年代的中国文坛,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反思的岁月。(《文汇月刊》编辑们)敏锐的目光,来自对时代脉搏的深刻感知以及高度的责任心。”
激情,是众人对于这部作品提炼的关键词。出版该书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说,作家的激情是文学旅程的前提,作家对生活的热爱,是保证文学永恒的前提。作家需要激情,编辑也需要激情,但编辑应该更有客观性,这是文学出现高峰的重要条件。从《八十年代 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份好刊物背后的编辑有着严格而客观的标准,这种严格和客观能保证作家作品以更优秀的姿态出现。正如钱锺书先生对周振甫先生的评价“小叩辄发大鸣”,我们这个时代特别需要优秀的编辑。
“如何焕发今天时代的激情?”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回首当年,从文学创作和新闻事业角度来看,这本书中展现的激情可以这样总结,激情来自对自身使命的深度认识。聚集在这份杂志周围的一群人,高度注重探索和创新,这是与强烈使命感相配的时不我待、创新发展的紧迫感。“距离今天并不遥远的那个激情四射的年代,对我们有很多借鉴意义。文学创作要高度关注社会现实,深入揭示纷繁社会现象背后的问题,体现今天文学创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当年的《文汇月刊》展现了何等使命感和创新性?不妨看看《文汇月刊》十年间的作品。《文汇月刊》重点推出报告文学,在那个思想解放的时代,报告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给了编者、读者意外的惊喜。1980年代与《文汇月刊》相关联的作者,包括巴金、魏钢焰、丁玲、梅志、郭风、曾卓、流沙河、黄宗英等名家,还包括很多中生代作家,如冯骥才、韩少华、陈丹晨、乔迈、鲁光、肖复兴、陈祖芬、祖慰、理由,以及朦胧派诗人舒婷等。《文汇月刊》不仅关注文学圈,还在全国开先河,首先关注体育圈、艺术圈,例如李谷一、刘晓庆等当年红透半边天的人物。
《文汇月刊》创刊号上发表的最具分量、震撼人心的文章当属巴金先生的《怀念老舍同志》。当梅朵等人登门拜访向巴老组稿,巴老满口应允,并在很短时间内写下了这篇满怀深情的追念和追问之文,为老舍呐喊、为知识分子呐喊。当期刊物,除了发于头条的巴老这篇文章,唐弢追怀冯雪峰,冯亦代的“哭姚平”等重磅大作,茅盾、叶圣陶、姚雪垠的“作家书简”,其他作者包括王蒙、冯英子、董鼎山、吴祖光、徐铸成、艾青、公刘、邵燕祥、舒芜、杨宪益、戴乃迭等。在这一期中,还有梅朵与谢晋、祝希娟对影片《啊,摇篮》的一组讨论文章,牧君、成谷推荐评点好莱坞新片,在《戏剧欣赏》《音乐之声》里,则有吴小如、舒巧、朱逢博等人撰文,就连插页都是程十发、林风眠、陈逸飞、埃德加·德加等大家名作。这样星光璀璨的作者阵容,让刊物上市第一天,出现了新华书店玻璃被读者挤坏的盛况,也让梅朵的老友谢晋禁不住担忧:“简直是挥霍!稿子肯定跟不上,最多办三期就得关门!”梅朵则说,“多花点力气,稿子总会有的。”他的办刊思想就是要“挥霍名家”,每一期都把手头的好东西倾囊而出,要让读者深感满足,深受触动。
《八十年代 激情文坛——我在〈文汇月刊〉十年》里,罗达成采取了上下纵横的笔法,用第一人称全景描述,交待一篇文章成稿的来龙去脉,由此折射出1980年代的诸多重要事件,例如文学的复兴、艺术市场化、体育走出国门;同时还有刊物对历史的反思,对自我定位的摸索。其中许多事件,今天的读者仍记忆犹新。比如《文汇月刊》曾在刘晓庆陷入风波流言之际,邀请这位当时的青年演员执笔写自己的故事。刘晓庆交出了三万字的《我的路》,发表在1983年第6期《文汇月刊》上,后来广为流传的名言——“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名女人难,做单身的名女人,难乎其难”就是刘晓庆在这篇文章中对自己的概括。《我的路》被先后翻译成14种文字,刘晓庆也得以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对于罗达成和这本书,作家陈祖芬说:“本书的作者从198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个热血青年,1980年代的基因是如此强大,他一个猛子扎进岁月的资料的大海……游上来的时候,他托起他这本厚重的新书,是的,厚重!因为那一页页里,都夹着他的生命,都滴着他的青春……他捞起的是一个年代,一种充满探索充满追求充满激情充满牺牲的精神”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认为,这是一份重要的珍贵的文学史料,“研究1980年代文学浪潮、文学历史离不开这些名编辑的回忆文章,离不开具体的历史语境。那是一个思想解放、生机蓬勃、创造力竞相迸发的时代。”赵丽宏评价:“这部有份量的大书为一个远去的激情年代留下珍贵回忆和思考。这是一本讲真话的大书,是一本引人入胜,也发人深思的书,是一段让人回味无穷的中国当代文学的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