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为了献给祖国的诗歌,暴雨预警高悬,人们仍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赶来

2019年07月01日15:11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点击:

“这些诗歌直到今天还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最大的秘密就是诗人的真诚,真诚地写出了对人生的态度。”今天(29日)下午,尽管高悬暴雨预警,上海群众艺术馆剧场仍然迎来了四面八方赶来的诗歌爱好者。在这场以“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为主题的诗歌朗诵赏析会上,梁波罗、丁建华、刘家桢、赵静、刘安古、陈少泽、狄菲菲、方舟等沪上配音艺术名家、播音主持人等将一首首或激越、或细腻的致祖国、致时代的经典诗歌一一朗诵。当《歌唱祖国》的合诵在尾声响起,台上台下的热情都达到了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现代诗歌创作出现新的高潮。众多诗人和人民大众用诗歌这种直抒胸臆、承载激情的文学样式,热情地礼赞新中国,抒发当家作主的豪情,颂扬国家建设发展的成就,讴歌英雄和先进人物。诵读其中的优秀作品,让今天的人们回首70年不平凡的路程,追寻前人留下的光辉足迹,增强对于党和国家、人民的热爱,对于未来的信心。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教委的指导下,上海教育、文化和新闻系统多家单位合作,今年3月起联手举办“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原创诗歌征集活动。征集过程中,组委会还邀请专家选编了一批新中国成立70年间问世的优秀诗歌。这场朗诵赏析会呈现的就是从这些佳作中精选而出的具有代表性的17首作品,包括闻捷的《我思念北京》、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贺敬之的《雷锋之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赵丽宏的《春天,请在我们中国落户》、吉狄马加的《时间的入口》等。

朗诵赏析会上,17首诗歌被分为“时间的开始”“心中的礼赞”“风雨中前行”“山河的颂歌”“迈向新时代”等五个篇章。除了朗诵家们的深情诠释,让现场听众时而屏息倾听,时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著名作家、诗人赵丽宏还在现场对这些佳作进行赏析评鉴。比如郭小川的《向困难进军》,赵丽宏说,这首诗歌从诞生起就广受大众欢迎,至今时常被人吟诵、引用。诗人并未把这个题材处理成高昂的口号,而是通过独特的形式——一个年长者对年轻人的谈心,揭示出对人生、对困难的认识。又如贺敬之的《雷锋之歌》,诗人歌颂的是人格与人性之美,让雷锋的形象仿佛出现在读者的眼前,至今思念不断。

据悉,今春启动的“礼赞新中国,讴歌新时代——庆祝新中国70周年华诞”原创诗歌征集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向上海和全国诗歌创作者发布“征集令”,得到的响应十分热烈。目前,通过上海市民诗歌节和上海市民文化节诗歌征集两个网络平台应征的作品,已数以万计。在8月1日预定截止日之前,还将形成作品应征的又一高潮。上海作协会员中的诗人也踊跃投入这一专题创作;邀请部分全国知名诗人参与的委约创作,也在进行之中。

“面对国家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面对空前广阔的新时代,人民群众意气风发,积蓄着浓郁的文学创作热情。诗歌征集活动有主题,但对每个创作者来说不是‘命题’,不能流于空洞的泛泛口号,而要写出个人的经验和洞见。”赵丽宏说,“希望能征集到引起大家情感共鸣的动人好诗,用不同的视角,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表达手段,发自肺腑地抒发对祖国对民族的情感。”

近年来,上海诗坛活跃繁荣,在市民文化节、上海国际诗歌节和坚持10余年“海上心声”诗歌朗诵会等品牌活动的带动下,在长年累月细水长流的创作中,大量深入生活、反映新时代的作品走近大众。写作、创作、朗诵、展示,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个时代的诗意。“诗歌是时代精神的象征,是一个民族成长的心灵史。”诗人张烨说,今年恰逢令人激动的时间节点,大时代呼唤着大史诗作品的诞生,这是一个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801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