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2月26日14:48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周立民、龚静
7月28日下午,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携文艺随笔集《躺着读书》来到第256期思南读书会,与作家龚静一起谈谈现当代文学史上知名文化人的有趣生活、创作故事和逸闻。
“躺着读书”的闲适与放松
周立民先从“躺着读书”这个特别的书名说起,他觉得有时候我们会把读书想得太严肃,而“躺着读书”正是他所强调的读书精神状态。读书毕竟和考试、作业不一样,读书更是个人的自由选择,有着自己的个性。他直言自己在读长篇文章时就会躺着读,一边阅读一边记些读书笔记,如此一来精神状态便十分放松,有效缓解了现实生活中的紧张与压力。正如他所说:“在放松的情况下呈现出自由的状态,这样的读书更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和兴趣所在。”
周立民
龚静也赞同这个说法,她觉得读书与自己有关,获得的是一种心灵的滋润,而且这种获得是持久的。比如她看《躺着读书》就时常会笑出来,书中展现了大量现代文学家的生活细节,将这些高瞻远瞩的伟大人物还原为一个个普通而鲜活的存在,拉近了历史人物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她也同时指出“《躺着读书》好像是一个闲散的姿态,但是它内容是精深的”。
在趣味性之外,龚静也读出了书中所蕴含的学理性。尽管最终呈现出的文章篇幅不长,但需要看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往往还散落在不同的文章中,看似轻松描写简短的文人逸事,背后都凝结着周立民研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心血。而将这些材料搜集起来,将这个主题延展下去,《躺着看书》这本书也可以一直写下去。
龚静
生机勃勃的创作根植于鲜活的人性
之所以选择聚焦这些现代文学家的逸事,周立民有其独到的考量,“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人,这些人离我们并不遥远,他们完全可以跟我们一起生活,并且从日常琐事中更能展现人性的幽微”。了解之后“我觉得我比当年更能理解文本内外的东西,甚至文本的一些暗示,没有说出来但是又在说的东西理解了。”在龚静看来,周立民笔下的文人不仅是聚焦创作本身,更是全方位人性的考察。
周立民认为,当一个学者在面对日常生活的时候,既要沟通生活本身,更要借助历史与哲学来拓宽自己认识的视野。两方面相结合思维才能具有立体感。“世界物质材料基本相同,如果有差距的话,恐怕就在于精神空间上的差距。”
现场读者
读过的书都会成为生命的底色
龚静回想年轻时废寝忘食般的大量阅读给了自己很大的帮助,现在她更多地选择读一些自己有生命感悟的书。“特别喜欢的书就深入地去读,而有些书是泛泛读,翻一翻仅作了解。”龚静鼓励大家珍惜时光,在有限的岁月中尽可能地多读书吸取知识。正如她所感悟的那样,“读书获得的东西是持久的,年轻的时候多啃一些硬骨头,读过的书都会在无形中成为我们生命的底色。”
她还认为,对于自己喜欢读的书大可不要完全听从书评人加的那些导引、评鉴,而是根据自己的生命需要去阅读。而阅读书中的人物时也要顾及他们精神上的丰富性,把它作为一个全面的人来打量。
读者提问
周立民则发现“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让我最得意的读书不是因为我读了两三千本书,而是恰恰因为一本书我读了五遍十遍。”所以他还有一个习惯,喜欢的书有好几本,有三本五本很正常,最多有八本十本,同一本书有三个版本、五个版本也很正常。
对于读书的趣味,周立民谈到读书并非总能像孩子吃糖一样舒服。周立民也鼓励大家要有“啃书本”的钻研精神。“我们要找那种让人越读越舒服的书读,但是有时候也要读一点有难度的书”。
嘉宾为读者签名
思南读书会NO.256
现场:郭 浏
撰稿:关 玥
摄影:隋 文
编辑:黄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