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3日17:09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王幸、张定浩、刘砚
7月21日下午,诗人、评论家张定浩携其新作《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作客第255期读书会,与SMG的两位主播王幸、刘砚共同探讨新诗,走近五位现代诗人,从“言”到“意”,品味他们诗之魅力,为读者提供理解新诗的另一路径。
会呼吸的诗
作为侧耳团队的一员,刘砚在读了张定浩的书之后,不禁产生了疑惑:读诗和解诗究竟相差多远?朗朗上口的不一定是好诗,毫不押韵的反而让人铭记。对此,张定浩回应押韵其实是诗歌音乐性的一部分,而现代诗的音乐性往往隐藏于其内在的节奏和气息中,好的诗歌有张力,会呼吸。“它犹如一个生命体,读第一遍时用耳朵去感受,多读几遍就会读出它自己的生命。”
张定浩
从感性层面讲,张定浩更喜欢比较有音乐调性的诗,然而遗憾的是,大量诗歌在翻译的过程中丧失了本身的音乐节奏之美。新诗之“新”在于诗人的自我创新,用现代汉语营造一种音乐感:“它一直在对抗古典,但是跟古典之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不必故意强调诗须押韵,生硬地制作韵脚反而显得矫揉造作,失于美感。
海子的诗《以梦为马》谈到了“诗语”:“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去建筑祖国的语言”。张定浩认为这彰显了语言的一体性,如同建筑,在它的内在空间,有巨大的空白,也有词语间的沉默,构成一个整体。刘砚表示品味一首完整的诗的确能获得一种来自内部的生命力。如在阅读林徽因的诗时,他就强烈地感觉到字里行间贯穿的节奏:“她的诗本身自带音律性,内在有一种音乐感。” 王幸亦认为林徽因非常旖旎,如张定浩所言,透出高贵、优雅的气质:“诗人最重要的是真诚,而林徽因的真诚是直达内心,而非发散的。”
王幸
“诗必可解”
张定浩解读诗歌是从新批评的角度切入的,他认为文本由文字组成,可以建筑语言空间,自然也可以解析。他谈到,“新批评派带给我们一个好的传统,它相信一切东西都可以解释,不是走向神秘化。”现代诗时常让读者感到含混与暧昧,张定浩认为虽“诗无达诂”,但“诗必可解”,所谓“看不懂的才是好诗”只是故作神秘,无解只是表面,内在却应是理性的集合。“诗歌跟其他的艺术一样,都是一种心智,靠理性建构起来。”但另一方面,因为诗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场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把握不好品诗的平衡点,就容易矫枉过正,滑向另一个极端。所以,“批评者可能会指鹿为马,或点石成金,形成过度阐释。”
现场读者
王幸观察到张定浩解读的五位诗人虽为大众所熟知,但其实可能是“知其人不知其作”。张定浩表示他理解新诗是就文本谈文本,这与新批评只关注作品本身的内在旨要不谋而合。 “他们的生命的确是更好的诗,但我觉得谈论一个诗人更优雅的方式是谈论他们的文本,而不是他们的生命。”他更希望喜欢诗歌的人,可以作为一个读者,回到文本本身, 真正去理解诗。
对于争议颇大的顾城,刘砚表示自己开始关注现代诗是始于对顾城的好奇,为何许多诗人都用极端的方式作诗与生活。 张定浩表示我们应给与每个人的自我选择以尊重,虽然顾城在“童话诗人”和“鬼诗人”之间徘徊,但通过他自己整理的诗集《海篮》可以洞见他的自我映射:“他为自己理出了一条非常清晰的路线,一个成熟的写作者都是非常清醒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诗人。”
刘砚
在互动中捕捉诗的生命力
书名《取瑟而歌:如何理解新诗》取自《论语·阳货》:“孺悲欲见孔子,孔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张定浩笑谈书名定于最后一篇稿子的写作中,当碰到孔子“取瑟而歌”的典故时,犹如醍醐灌顶。这寓意着离我们远去的那些诗人,虽已离逝,但他们的文字和思想却穿越了时空,触达我们,与我们产生互动。 “他们的文字好比乐器,读者就是演奏者,再好的诗歌也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耳朵和感官加入其中,让这首诗不断地拥有新生命。”
对于品诗的参与感,王幸深有感触,她认为这本诗集在诗与解诗的间奏中营造了独特的氛围,充满了互动:“这本书比较烧脑,需要通过感受声音和情绪来印证对诗的领悟,它能调动你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本书需要边读、边看、边想象,反复咀嚼,慢慢透出厚度与广度。
读者提问
刘砚也回应,这是一本虽薄犹厚的书,值得细细品味,深度挖掘:“首先要展开自己的联想,除了读诗本身之外,还需一遍遍与张老师的解读对照来看,这是一本越看越慢的书。”他更透露在读顾城一章时,就被张定浩的一句话感动得泪眼婆娑。诗人之赤诚是读者为之动容的底线,如穆旦的《发现》中所写:“我的皮肤也献出了心跳的虔诚。”
“互动感”除了存在于诗人与读者之间,还存在于诗人与自己的作品之间。张定浩认为,现代诗人常常会有一种疏离感,写诗的时候会有另外一个自己跳脱出来审视和观察自我,在所谓“影响的焦虑”中求新求变,不断超越自己,这是残酷的,也是振奋的。“新词和旧词从容交流,旧的词不迂腐,新的词也不生硬”。写作者永远不会害怕困难,作家就是写作困难的人。
嘉宾为读者签名
思南读书会NO.255
现场:李伟长
撰稿:巫小妤
摄影:迟 惠
编辑:黄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