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29日13:06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旸 点击: 次
“今天的90后、00后年轻人,对文学经典是不是仍然感兴趣,并愿意为之写评论?”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文学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孙颙此前的担忧,在8月27日揭晓的“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2017-2018青年学子品读文学经典大赛”中,化为了惊喜与欣慰。
大厅里,评论家与获奖学子围谈,让人们一窥经典作品在当下仍具有常读常新的魅力。此次大赛面向全球范围内以中文写作、25周岁内的青年学子征集书评随笔,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作品共计25篇,特别奖与入围奖共200篇。海外来稿比例大幅增长。
读什么?“与25部经典的上海相遇”大赛2015年启动首届,两年一届,今年的25部品读作品,多选自上海作协2010年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131卷《海上文学百家文库》。文库所收录作家都在上海生活和创作过,办报刊、组织文学社团等,串起了海派文化重要一脉,占据了现当代文学的大半壁江山。
“品读篇目中,不少是过去被评论较少的,往往易被忽视,但都各有特色。”大赛终评委、评论家王纪人说,大赛所选篇目不一定是作者的主流代表作品,意在打破对于作家代表作的固定印象,进一步拓宽青年学子的阅读面。比如,郁达夫《迷羊》、沈从文《八骏图》、刘呐鸥《方程式》、钱锺书《猫》等,正因评论得较少,可资参考的也相对少些,学子评论会有些难度;但一些被反复评论过的热门作品,再评论也有难度,要发前人所未发,如茅盾《腐蚀》、巴金《寒夜》等。
王纪人发现,不少获奖作品反映出作者的知识面较宽,“初步做到了知人论世,即把一部作品放到多维参照系去观照、分析和评论,这就比就事论事、孤立地分析,更加深刻和到位。有的文章对所评论作品也提出了某些质疑,因为也确有不那么完美的作品。这都体现了评论的独立品格和评论者的独立人格,是很可贵的。”
拥有独立品格和独立人格,显然没那么容易。一等奖得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子顾宇玥坦言,她的评论文章聚焦作家靳以《雅会》,为此她把靳以先生所有的作品几乎都通读了一遍,并试着在文中指出《雅会》存在的不足。“这次获奖对我比较重要的启示是,我们面对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时,要能大胆地怀有质疑精神。我这篇评论不啻为冒险,因为我试图质疑《雅会》并不是靳以非常成熟的作品。原因在于,作者受早年创作经历和个人风格影响,在《雅会》中将一部分社会批判写成了爱情追忆,讽刺力度和预设有所偏离。”
顾宇玥发现,一般情况下,青年学者面对一部经典文学作品时,总是试图揣测这部作品好在哪里,何以成为经典,试图还原作者本人的写作意图,但通过这次尝试她发现,这种一味“仰视”的思考角度,有时候反而可能限制了思维,也会限制对作品的多元化阐述空间。
一等奖得主、华东师范大学研二学子叶杨莉,评析的是作家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她借用作家毕飞宇的话自勉,“以历史的眼光看待文学经典,一个人的审美会宽广很多”,她时时提醒自己,要学会拥有一双透视历史的眼睛,善于发现文本细腻幽微背后的磅礴,胸怀对当下社会的关照。
二等奖得主、来自北京大学的大四学生钟灵瑶,评读的是作家施蛰存的《梅雨之夕》。“如果将上海这座城市视为文本,那么这个文本的经典性、驳杂性、丰富性毫无疑问深深地吸引了我。以上海作为文本线索进行勾连,就会发现在施蛰存的作品中,《梅雨之夕》《在巴黎大戏院》《魔道》《夜叉》《春阳》等一系列作品被串联起来,其中充斥着现代人都市生存的心灵焦虑,亦有施蛰存独特的夹杂意识流与现实主义笔法的实验。”在她看来,文学和都市具有共生性,城市也可以是文本,都市生活在小说中获得了形式,文学作品亦重构了都市生活。
长期以来,上海都注重发掘文学评论的新生力量。主办方认为,文学经典的妙处需时时擦拭,与其责怪青年一代沉迷碎片化、低幼式、快餐型的浅阅读,不如吸引、拉近他们与文学经典的心理距离,在书写文学评论中找到解码文本的钥匙,促使经典以更时髦细致的解读方式进入大众视野。
“上海有重视文学评论的好传统,这几年逐渐形成了一支颇有战斗力的青年评论家队伍,如何让这支队伍源源不断,发现人才的渠道十分重要。”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大赛体现了向经典文学的致敬,同时也是对文学批评新人的召唤。前不久由上海作协策划、世纪文景出版的“述而批评丛书”,正是集结了沪上11名中青年批评家文集,与时俱进地发出有见地的批评之声。业内期待,更多的文学批评新秀藉由大赛平台脱颖而出,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