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文学信息

沪上11名青年批评家集结:不当岸上的裁判,要做水中同行者

2018年08月17日10:18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许旸 点击:

黄平、张定浩、黄德海、木叶、金理、项静、李伟长、来颖燕……16日的上海书展主会场中央大厅,11位上海青年批评家一字排开,成为一道醒目的风景。这批大多出生于1980年代前后的青年评论家集中亮相于公众视野,各自的最新评论文集汇聚成“述而批评丛书”,在上海书展首发。“述而批评丛书”由 策划,集中展示了上海青年文学批评者的收获,由世纪文景出版。

“相较上世纪80年代传统意义的评论家,当下活跃的青年批评家,拥有更加宽广的评论视野,兼容并蓄。他们专注研究经典文本,也能深入大众流行文化,多领域多视角地深度参与各种文化领域。他们对同代人的作品有着敏锐的‘嗅觉’,其评论文章呈现出有温度、可触摸的质感。”《收获》杂志副主编钟红明告诉记者,这些1980年代前后的批评家恰是对同代写作者、对当下新话题的密切关注和敏锐反应,才显现出他们的评论作品的价值所在,对当代写作起到深远的影响。

业内注意到一个现象,有些“学院派”评论,往往因流于单一的理论术语堆砌或“小圈子趣味”,而丧失了批评的传播效力,难以激发读者的回应共鸣。而这批上海青年批评家的可贵在于,他们中虽不少人任职高校或文化机构,但没有局限于学术的象牙塔,而是力求成为批评的跨界多面手,与时俱进地发出有见地的批评之声。

关注经典也关心流行,对各种文化现象及时发声

梳理丛书中的11部评论文集不难发现,11位青年评论家十分关注不同风格的作家和作品,格外强调“学术新见”、“个人风格”和多元性,拒绝千人一面,反映了他们开阔的文化视野。

评论家黄德海的评论文集《驯养生活》所选评论呈现了他广泛的阅读涉猎,其评论的作家谱系既有阿城、金宇澄、格非、贾平凹等人们耳熟能详的知名作家,也有李蕾、豆豆等年轻作者。在黄德海看来,批评家要赢得作家的尊重,不是光做“岸上的裁判”——只看着作家在水里奋力前行而说三道四,而应同样身处水中。

评论家木叶的文集《先锋之刃》是一部中国当代先锋文学访谈录,收录了对余华、莫言、残雪、叶兆言等作家作品的评述,“先锋或先锋性书写可能已经成为百余年以来华语文学的一种基因,我不妄谈先锋文学的重振或复兴,只从宝贵的可能性谈起,探寻先锋何为,文学何为。”除了深耕先锋文学,木叶对科幻文学、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也抱有浓厚兴趣,“我们都生活在高度技术化的世界当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技术叠加在一起,不管讨论文学或艺术,其实都需要以科技作为背景或视野。而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这个时代的路径。”

评论家黄平认为,搞文学评论不能仅局限于文学,应该广泛涉猎电影、电视、大众、网络文学等各种文化领域,紧贴文学现场,这也是对当下批评家提出的要求和挑战。他的评论作品经常对畅销文学、热映大片、电视节目发出自己独到的批评之声。

在评论家金理看来,“关注同代作家本就是文学批评的题中应有之义。批评家应该关注文学新人、关注萌芽状态中文学的未来与可能性。”金理以90后作家这一现象为例,认为几位在豆瓣上写作的青年人,其作品文学性未必比传统期刊上的作者文学成色低,“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身为研究者是否看得到他们。”

新鲜的感受力,良好的艺术趣味,令批评生态更健康活跃

丛书既展示了这些批评家熟悉文学创作历史和现状的特点,善于进行跨界批评,也展示了他们多姿多彩的文字。

评论家李伟长的《珀金斯的帽子》从成长小说、新校园小说、科幻小说等不同类型的多部作品入手,结合社会变迁与个人经历,对中国当代文学代表性文本进行了多维度评析。来颖燕《感受即命名》广涉中外文学艺术,谈书论画,显示出作者独特的艺术修养。项静《在结束的地方开始》针对当代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展开探讨,从王安忆、格非到路内、张嘉佳,从非虚构写作、乡土文学到新媒体写作热潮,都是她面对当下广泛文学现象的回应与反思。张定浩《竭尽全力的轻盈》观察的视角则穿梭中外古今,包括了作家萧红、台静农、张大春、苏珊·桑塔格、翁贝托·埃科、科塔萨尔、约翰·欧文……

恰如知名评论家程德培所说,年轻批评家需要的是一种“透明的批评”,而不是那种使艺术作品黯然失色,累赘不堪的实用主义解读,“随时准备孤身独立、好奇、热忱、怀疑的意志”。

近年来,上海坚持发扬文学批评的传统,在发挥老一代评论家作用的同时,也十分重视青年评论家的培养,追溯上海文学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繁荣的文学评论是上海文学版图上一道特别的风景。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589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