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5日09:52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点击: 次
入夜,黄浦江边亮起灯,位于北外滩的建投书局门口铺起红地毯,推门而入,三三两两的读者,有人在书架边翻阅着,有人找到了心仪的书坐下来捧读起来。这是上海最日常的阅读情景,走上书店4楼,作为上海书展序幕,2018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就在读者安静阅读的陪伴下,开始了。
今年上海国际文学周以“旅行的意义”为主题,建投书局巨大落地窗外可以望见的黄浦江,成为作家们关于“旅行”最切近的想象。从事报告文学创作40多年的何建明想到,50多年前,他和父亲的第一次旅行就是从黄浦江上的一艘船开始的,“风浪太大,竟把船打翻了,我们被冲到了黄浦江的另一边,父亲告诉我,这是浦东。往对岸望去,一片灯火。父亲说,对岸才是上海。”何建明说,童年的这段经历让他一直想写一篇叫“我和上海”的文章。今年,他将目光和笔触聚焦改革开放40年之际的浦东,这已是与他当年漂流上岸时完全不一样的一片土地了。
莫桑比克诗人、小说家米亚·科托是近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之一,他对旅行的想象也从江海开始,他提到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路,也提到自己的家乡曾接收了数千名中国移民,从小他就与住在街角对面的中国孩子一起长大,后来的作品中也时常有童年玩伴的身影。中国也是莫桑比亚独立的坚定支持者,两国在政治、经贸等各领域都有很多合作,但这种交往始终没有扩展到文学、艺术领域,在他看来,这种交往也是上海国际文学周举办的最大意义,“莫桑比亚的文学作品第一次在中国出版,莫桑比亚的作家来到了中国,一本本书就像一艘艘小船,航行在互不交集的航路上,而现在,作家们冲破海雾的阻拦,走到了一起。”
“今年初,我正为自己的一部作品忙碌,我写到了一位逃离纳粹德国控制的犹太难民来到了上海,因为当时的上海是唯一对他们开放的港口。”瑞典文学院院士、原瑞典文学院常任秘书皮特·恩格伦说,他千方百计想追寻自己笔下人物的足迹,他找到当时的路名、各种黑白照片,在网络上不停搜寻,但始终一无所获,“就在这时,我接到了上海国际文学周的邀约,对我来说,还有拒绝的理由吗?”
黄浦江上的港口,曾是让远方的漂泊者安定下来的“诺亚方舟”,也曾是第一批庚子赔款中国留学生踏上赴美留学之路的起点。陈丹燕分享的这个故事让评论家陈福民感慨,“旅行的意义”的主题有了坚实的质地。在陈福民看来,旅行与文学发生关系,才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工业文明前的文学某种意义上都是“走”出来的,当代人却逐渐忘记了拥抱广阔世界的真正意义,“只有脚踏实地,写作才能获得新生,与世界互相启发、互相照亮”。
土生土长的上海作家陈丹燕有一肚子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19世纪末,黄浦江与苏州河交界的地方,曾经有一个向租界的侨民开放的公园,中国人轻易不能进去。在上海市民的呼请下,租界新造了一座华人公园,小小的公园里挂着一块大大的匾,写着‘环海联欢’。这是上海这座城市的理想,一直以来的开放面貌。”她向窗外遥指,100多年后,在黄浦江的另一个方向,那是上海世博会的园区。有位日本工作人员告诉她,最喜欢的情景就是每天开园时,看到人流奔跑起来,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张园区地图,奔向向往的国家馆排队。“国力上升时,国民才有拥抱世界的热情。”这是那位日本工作人员的理解。陈丹燕说,上海世博会的盛况映射出中国人对世界强烈的渴望与巨大的好奇心,就在这种好奇心开始升腾的时候,黄浦江边的世博园提供了一个多元丰富、闻所未闻而又善意有趣的视界。在这之后的10年,中国游客是世界旅行最积极的参与者,而对中国文学来说,看到世界的同时也看到自己,“这是中国面对世界讲出自己故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