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4日17:25 来源:未知 作者:上海作家网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申赋渔、张弘
著名作家申赋渔携新书《中国人的历史:诸神的踪迹》作客思南读书会第201期,与儿童文学作家张弘共同探讨“中国人的历史”。来自魔法童书会的母女两位读者共同朗读了该书的序,拉开了本次读书会的序幕。
直面时代的焦虑:让中国文化走出去
张弘介绍到申赋渔有着独特的生活背景:曾因记者的工作需要,长期旅居巴黎。对此,她有所疑问,眼前是现代西方之景的申赋渔,为何会投身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书写。申赋渔回忆当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到许多华人,并与他们有进一步的交流。在沟通中,他发现华人们普遍有着迫切寻根的焦虑。因为他们的孩子大多出生在国外,从小精通外语也掌握汉语,但唯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严重匮乏。这些华人极其渴望孩子们能有健全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希望能弥补自身的文化缺失。
申赋渔
“越是在外面的人越是漂泊感,他觉得自己浮在空中,就是没有根,立不住。” 申赋渔在认识到了华人们的焦虑现状后,自然而然地萌发出承担推广中国文化的责任感。在内容广阔的中国文化中,他选择了从中国历史故事讲起。“当我们了解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我们的生命就延长了五千年。” 申赋渔如是说道。
这是写给孩子们的书
申赋渔撰写本书的初衷就是希望能让孩子们多加了解中国的历史,填补知识的空缺。考虑到孩子们的接受程度,申赋渔在成书时不仅悉心为生僻字注解注音,还有意规避晦涩难懂的古籍原文,即便引用,也会及时的加以注解。他力求为读者们创造一个流畅性的阅读体验。
随后,张弘进一步问道,既然是写给孩子们的书,那么有哪些吸引孩子真正沉浸阅读的写作技巧。申赋渔谈道,首先文字要优美。“希望孩子们在阅读中能有美的感受。”句子的节奏是衡量文字优美与否的关键点之一,通过不断的修改,要使得句子符合孩子的阅读节奏。
张弘
再者,申赋渔提出,为了使孩子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汲取历史知识,他采用了视觉化叙述的写作方式。“写文章就像拍电影,要有场景感。真正的好电影,是不允许出现一个画外音,由镜头来说话,要想写好文章也是一样的道理。”以书中的伏羲篇为例,申老师为现场听众展开了描绘,“一开头我写的是在一个森林里下着大雨,狼的嚎叫声由近而远”。“起笔要制造一个声音、气氛、悬念” ,申赋渔这样总结道。
张弘对书中独有的文字魅力表示欣赏。在她看来,当下许多的畅销读物的语言表述并不十分规范,甚至是碎片化的表达。流行文化破坏了纯粹文学的规范性。“申赋渔老师把文学性和现代人的阅读的口味结合得非常棒!”张弘对此给出了高度的评价。
线性排列,独特的书写
对于中国古代神话的编排架构,申赋渔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书写范式。“我们中国神话都是碎片式的。我把碎片整理得有体系,按照一条时间的线来编写,把神话故事全部放进这根‘线’里面,能够让读者有一种更清晰的感觉。”
申赋渔从大量的经典古籍中选取有关神话的片段,随后严谨地进行编排整理,使各个散落的神话之间的关系也能变得有条理。“从盘古开天辟地,天地如何产生的;到女娲造人,女娲造人以后有了人类;再到人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是怎么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他希望国人在阅读中国神话故事的同时,领会到它们也是成体系的,而非散乱和孤立。
现场读者
中国古代诸神众多,张弘十分好奇书中提及的几位神是如何选取的。对此,申赋渔有着自己合理的选择标准。首先,书中所出现的神话故事都源于经典古籍。例如《山海经》《吕氏春秋》等经过历朝历代的认可,而绵延下来的经典之作。其次,他所选取的神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比如我讲的黄帝、伏羲、少昊、颛顼、炎帝这是我们上古的祖先,而这五位神放在《吕氏春秋》里面有详细的记载。”
申赋渔补充道,根据国人的普遍习俗,而他并没有选取仙来阐述。“我们中国人的信仰中,祭祀的神是上古的神,国人是很少去祭仙的。”在谈到中西方所信仰的神之差异时,申老师阐述道,我们的神是人,是由我们的祖先做了伟大功绩后而上升为神;但西方的神就是神,人就是人,人是不能变成神的。
中国神话是中国文化之源。不了解我们的过去,就无法看清我们的未来。正如申赋渔在书中所写,“期望有一天,那些接收到星辰光华的人,也将他们的光芒,去照耀人类。”
嘉宾为读者签名
现场:郭 浏
撰稿:关 玥
摄影:迟 惠
杜湘涛
编辑:黄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