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6月27日12:31 来源:文艺报 作者:王纪人 点击: 次
——读钱景林长篇小说《雷鸣时分》
上海的第二波改革开放热潮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至今不过2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文学上,上海的跨世纪现代性变化一直缺少表现,而更多地停留于怀旧。即使有所表现,也还是一鳞半爪式的,缺少大格局、大气象。钱景林的长篇小说《雷鸣时分》写的恰恰是近20年来这座城市的的巨大变化,作者用“临州市”指代上海,其中所写的重要事件几乎全是真实发生且是作者亲历过的,而人物则多是虚构。与上海多数作家仅为目击者不同,这部作品的作者钱景林直接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他调动了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文学阅读的积累,意在笔先,布局谋篇,构造情节,设置冲突,塑造人物,成功地完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雷鸣时分》。
作者选择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城市土地批租、旧区改造的重要事实构筑情节,以城市高层管理者的所作所为为主要情节线,从一个重要侧面反映城市改革开放的全貌。主人公雷声上世纪90年代初担任市长,当时城市旧区亟待改造,却缺少改造的资金,如用集资改造旧房的方法,至少需要100年。于是,他决定加快始于80年代末的土地批租的步伐。所谓土地批租,就是把国家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开发商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动迁居民后建房,到期土地收归国有。土地批租解决了城市旧区改造资金匮乏的困难,也改善了当地居民的住房条件,推动了城市的改造和建设,可以说是一举几得的事情。但由于当时一些人的陈旧观念,也由于土地批租的复杂性以及动迁中存在的困难或弊端,这一政策曾引起激烈的争论,甚至被指责“搞新的洋人租界”。同时,大力推行土地批租、招商引资的市长雷声因此受到质疑和人身攻击,被斥为“批租市长”,以致惊动了上级领导,停止了土地批租。但雷声不改初衷,在澄清事实和一再陈情后得到上级和同级的理解,实施了规范化、法制化和宏观调控的政策。小说以此为情节主线,塑造了敢于探索、勇于实践、亲民为民的改革者形象。小说写雷声改变视察路线、突袭棚户区,以及亲自接待拆迁户上访者、解决民生疾苦的情节,尤其令人感动。
小说追叙了雷声在北大荒艰苦的知青生活以及他与老领导的忘年友情,为他坚毅果断、不计私利的品格作了铺垫。在刻画雷声这种性格的同时,也渲染了他性急冲动的一面。在私密关系上,他在与青梅竹马的肖丽娜重逢后,也曾产生遭遇红颜知己后难以克制的感情。而肖丽娜此时已有港商的身份,而雷声也有妻室,因此,这段关系成为别有用心者制造谣言的口实。小说这样来描写一段未曾酿成严重后果的情感波澜,并未损害这位改革者的形象,而是如实描绘了感情的复杂性和自律性,对情节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像雷声这样的改革者,以及小说中有点保守却顾全大局、有力支持雷声的市委书记朱理栋等,代表了执政者中的正面力量和后备力量,他们才是使城市重新焕发青春并在未来可能有更大作为的健康力量。
相较于雷声,副市长顾刚的性格更为复杂。就能力和魄力而言,他不在雷声之下,而且在雷声眼里,他还是悟性髙、办法多、关键时刻能够冲锋陷阵的得力干将。但人有正邪两面,在野心和私心的驱使下,正不压邪,邪取代了正。由于他早就觊觎正职的位子,不惜纠集小兄弟们出谋划策,呼风唤雨,设置陷阱,造谣生事,并利用土地批租的复杂性一箭双雕,让雷声出纰漏,自己却从中牟利。而雷声却浑然不觉,毫无防范之心。顾刚的恶劣还表现在陪曹市长访港时,诱使他接受贵重礼品,在鼓励他接受异性按摩时又偷偷录像,还派狗崽队偷拍雷市长去肖丽娜住处的照片。这种卑鄙的行径暴露了他奸诈小人的一面。小说中顾刚是因受贿劣迹败露而被侦查判刑的,以他为主的情节副线反映了干部队伍腐败的一面以及人性的颓败与堕落。但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没有流于公式化、概念化,而是写出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顾刚利用土地批租和分管城市建设的机会,私自进行违法乱纪的权力寻租,中饱私囊,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具有相当的典型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腐败的严重性和反腐的紧迫性。
在小说《雷鸣时分》 中,虽然市委书记和市长都是廉洁自律的,但他们在最可能产生权力寻租和滋生腐败的土地批租中缺少警惕,没有严明纪律,没能严格管理和及时发现问题,而是过于相信、过于依赖自己的副手,应该说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小说虽然没有明确表现他们在这方面疏于管理的缺点,但也恰恰如实反映了一种由来已久的现状。
作为一个初学的文学写作者,钱景林一出手就写了一部反映国际大都市改革开放的长篇小说,表现了观念的冲突、思想的交锋和灵魂的搏斗,以及一场史无前例的城市改造攻坚战,成功塑造了几个城市高层执政者的生动形象,情节引人入胜,立意也颇高远。
《雷鸣时分》的出现还说明,文学创作需要有更加熟悉这个时代并有志于文学的人加入,他们的加入将使文学更具时代感。当然,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论题,对于不同的作家来说也会因人而异,但不论距离的远近,都需要有关怀现实的精神和勇气。
长篇小说是一面多棱镜,《雷鸣时分》中如果能再多一些城市生活的侧面,对人生有更多的洞见,对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有更多的反思,不满足于尽写已经发生的事,也写可能发生的事,那就会更加出色。期待钱景林以更强的文学表现力和对生活的洞见完成他的上海三部曲,让我们进一步感受时代脉搏的有力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