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2017上海国际文学周
2017年08月21日09:36 来源: 上海国际文学周 作者:文字 / 钱悦 摄影 点击: 次
8月19日上午十点三十,科幻作家陈致宇、陈楸帆、张冉做客思南,就“从科幻阅读到科幻创作”,并围绕科幻阅读与创作展开一场精彩对谈,同时也致力于介绍陈致宇新书《袋鼠特工》中文版。
(图左起:王侃瑜 陈致宇 陈楸帆 张冉)
谈及要如何“混”科幻圈,陈楸帆认为,最终还是要靠作品说话,在圈子里是为了能更好地交流,以便提高写作能力,使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张冉也说:“科幻圈小,不难混,聚会时都是些老面孔。”科幻作家在生活中往往非常孤独,聚在一起时才能相互理解。
当被问及“要怎么定义科幻”,陈致宇的标准在于故事的核心是否关乎科技,而陈楸帆则认为,他只能定义出科幻的边界,同时更愿意用“推测性文学”这个词来囊括它。他们一致觉得这个问题很难,因为“科幻”与“奇幻”之间的关系很近,一直以来也有颇多争议。事实上这个定义对出版商来说更有意义,因为他们的工作就是分类售卖作品。
陈致宇的处女作是关于两个海盗,当他们的飞船坠毁在一个星球上后发现了一个破败的机器人,企图让这个机器人重新活动起来的故事。他坦然,“机器人”是很多男孩的科幻情结,而“星际迷航”这部作品也带给他无限的启发与耕耘科幻的动力。
根据观众的提问,陈楸帆非常认同“创作科幻作品改变思维方式”的看法。现在的科幻小说主要探讨人类与科技的关系,可以超脱出现实,从一个全人类的视角来思考整个集体的命运。并且,相较于以往陈述过往的文学作品,科幻小说是面向未来的。它让人以未来为起点,反思是否要坚守现在的生活方式,什么样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并重新审视自身。
陈致宇介绍自己的小说中文版《特工袋鼠》,称是他第一部发表的长篇作品。这本书的主角是一个特工,“袋鼠”作为他的代号,也代表着他能从一个异次元口袋中掏出需要的工具的特别能力。陈致宇承认,这个“异次元口袋”的创意来源于哆啦A梦的漫画,即使是在孩提时代的阅读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自那以后这个灵感一直在他的脑中回旋,写《特工袋鼠》的故事的时候,他终于等到了一个把“口袋”变得更具体、现实的机会。
文学对谈整体氛围轻松流畅,以观众提问不断推进,嘉宾都一一依据自己的见解给出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