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2017上海国际文学周

文学对谈:跨文化与跨媒介的科幻

2017年08月20日21:05 来源:上海国际文学周 作者:文字 / 江雪琪 摄影 点击:

8月18日晚上七点,英国小说家理查德·摩根与科幻作家陈楸帆、张冉、王侃瑜做客思南,围绕跨文化与跨媒介的科幻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谈。

(从左到右依次为:王侃瑜 陈楸帆 张冉 理查德·摩根)

理查德表示,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要想知道翻译的成果如何,亲自与当地的读者沟通是最好的方法。而且他发现,许多科幻小说的翻译者往往并非为了金钱,而是热情所致,这也恰恰是科幻这个流派魅力所在。

理查德认为,很多科幻作品的优势是会写到很多现代的东西,同时,它们的读者善于理解作品的暗示。

“如果要写的是未来,作者一般不会花太多笔墨去解释某个新的东西,因为这样的解释会显得很奇怪。在科幻小说中,作者引入新的东西,需要与角色融合在一起,有熟悉的感觉。而相对于主流小说的读者,科幻小说的读者会更加习惯接受小小的线索,且更加擅长读一个与自己不同文化的人的书。”理查德说道,“对于科幻小说,不要被新的、不熟悉的东西阻挠而放弃阅读,要有耐心去理解,最终总会成功的。这在我看来也是科幻的优势。”

王侃瑜表示,作为科幻小说读者,不仅是对小说的线索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有很强的包容能力。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不会拒绝接受创新,那么对于地球上不同的文化,他们采取的更是一种包容的态度。

理查德表示,人类天生就是渴望故事的,他们希望得到意想不到的故事。他以挖矿为例,作家采集新的文化元素与故事就好像挖掘有意思的矿石展示给读者。

“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事情。在这方面,科幻作品也是位于前沿的,科幻读者对于新东西的兴趣更加浓厚,而读者对于不同文化、种族的需求的趋势已经发生了,并且不可逆转。”

张冉认为,许多人表示科幻作者一般具有较强的理科思维,并且大多数是工程师、电脑从业者等。但事实上,科幻小说并不强调作者的背景,任何人都可以从事科幻小说的创作。同时,从近年雨果奖的得奖情况来看,这个趋势已经有所好转,得奖者也更加多元化。

陈楸帆也表示,科幻文学是人类的文学,必然是多元性的文学。无论什么样的作品,都应该从文本出发去观赏,要看这个作品本身的质量。

陈楸帆认为,小说隶属于文学,要变成影像的作品,还要经过剧本的转化,这需要有专业的人来进行操作。同时,要保留许多原作的精髓并非意味着原作是完全不能改动的。“这其中需要花费很多努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耐心。”

理查德对此表示认同。“这确实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关键是要找到有热情的人。我知道这个过程很难,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对作品有热情。”他以亲身经历为例,“在项目中,一旦有一小撮人对这个项目有热情,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有热情。他们会相互吸引,像粘合剂一样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27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