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2017上海国际文学周

文学对谈:日本怪谈文化与禅意

2017年08月17日22:45 来源:上海国际文学周 作者:文字 / 戚译心 摄影 点击:

8月16日下午两点,日本著名作家、芥川奖获得者平野启一郎应邀来到思南公馆,与华师大对外汉语系教授毛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查屏球一起交流日本怪谈文化,并谈论其与当代中国的关系。平野启一郎带来他的新书《日蚀》、《一月物语》与台下的读者进行了分享。

(图中从左到右依次为:周砚舒 平野启一郎 毛尖 查屏球)

本次活动由平野启一郎新书的翻译周砚舒进行主持,她就翻译这两本书时的感触进行了分享,她称赞他的作品中既有森鸥外的汉学素养,又有泉镜花的奇幻的世界。

平野启一郎和我们分享了两个故事不同的时代背景。《日蚀》主要书写的是中世纪法国,在文艺复兴前夕社会动荡,同日本在90年代中期经历过东日本大地震、阪神大地震后认为世界末日即将到来的社会相似。他用非日常的书写,去表现日常的忧郁以及时代的闭锁。他在书中想表现的是一种新的思想趋势对于旧社会的冲击。

如果说《日蚀》代表的是太阳,那么《一月物语》是以月亮作为象征。《一月物语》发生的背景主要是在明治维新时期,近代化的思想冲击着日本固有的思维,在这种新旧交替的时代,当时的人们很难去吸收、接受新的思潮。书中的主人公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去旅行,从而得到治愈。

在谈到这两本书共同的特点时,平野启一郎认为其关键词是“时间”。《日蚀》在时间的处理上是直线型的,而《一月物语》中体现的是另一种时间观,是循环性的。

查屏球对平野启一郎在《日蚀》中对于文艺复兴前夕的社会刻画进行了分析,他给我们简要讲述了故事的内容梗概,并直言,在这本书中,他感受到了在一个新时代产生之前,新事物与旧事物进行的强烈碰撞。

毛尖就《一月物语》评论说,她本以为这会是日本文化中“轻小说”的形式,但是在阅读之后她发现这是一本非常“重”的小说,平野在书中对于细节的刻画细致入微。

二人对于平野启一郎在书中所展现的汉学素养进行了称赞。毛尖评价《一月物语》中充满了俳句的禅意,回到了“物语”这个体裁本身的意义,平野启一郎将已经式微的事物,重新带回了主流文化。而查屏球对于《一月物语》中为何会引用李贺所写的《苏小小墓》,对平野启一郎接触汉学文化的途径进行了提问。平野启一郎从汉文在日本的发展谈起,进行了解答。

在谈到怪谈文化时,毛尖表示,不论在中日,妖怪的形象都具有两面性,它们在善恶上可以互换。平野启一郎在谈到妖怪文化时提到,在日本的文化中,妖怪更多是和佛教中的转生的思想相联系。

对谈结束后,台下的观众对平野启一郎在书中所写的角色,以及他在文学作品上的喜好进行了提问,平野启一郎认真回答了相关问题。活动结束后,平野启一郎进行了签售。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224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