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7日09:34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林牧茵、童世骏、陈卫平、顾红亮
中国往何处去?这一迷思持续地激起着各界的声音,在物质生活逐步走向富裕的今日,国人的精神生活有何走向,愈发重要地影响着中国会以何种面貌呈现于世界。
7月22日下午七时,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卫平、顾红亮做客第193期思南读书会,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指导林牧茵担任主持。四位嘉宾从童世骏新书《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童世骏讲演录》谈起,探讨当代中国精神生活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精神生活的三个核心概念
人活于世,有三种关系必须处理:首先是我们和物质世界的关系,第二是我们和他人的关系,第三则是人和自己的关系,而这三个关系分别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当中运行。
童世骏教授将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有”“做”“是”三个字进行类比,物质生活是回答“有什么”的问题,物质生活就是做事情,而是什么、是谁等疑问则和精神生活相关。细分精神生活,又可探究其不同的表达形式。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喜怒哀乐,属于心理生活,读写歌咏则被称作文化生活,第三种精神生活的方式是信仰、希望和敬畏,即心灵生活。
童世骏
物质生活的累积能够产生精神意义。在当前,只有走出贫困,精神生活的提升才具备可能性,精神生活涉及认同,涉及意义、涉及价值,而这些都与物质息息相关。童世骏解释道,认同,就是我是谁,好比我们不愿撞衫,我们对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特质存在认同感。其后是意义,解决温饱后,人便急切渴望逃离无聊的状态,而所谓的无聊,便指代意义的缺失。价值则区分好与坏、对与错,它在物质生活中建构起来。
林牧茵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生活
改革开放直至今天,审视当代的中国人,已无法直接地将物质生活状况作为标准加以评判,所以,对当代中国人精神状况的研究,如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
管窥国人闲暇时间的活动,社交网络挤压了人们的精神活动,对微博、微信等应用的大量使用,使人们不得不思考近年来精神生活的变化。在这一环境下,童世骏强调:“精神生活质量要进一步提高,要对精神生活本身做更大的改进。”
现场读者
陈卫平顺势提到了中国的信仰问题:在改革开放初始,国内曾有一个对信仰危机的讨论,当时中国青年对“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疑问,即是新时期里精神生活上的迷茫,而这一问题随着改革开放、随着市场经济发展,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变得越来越突出。
而针对国人的精神生活去向,陈卫平提供了三个面向:一是要从马克思主义、革命传统、社会主义价值观去寻找我们的信仰,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摆脱世俗社会的种种束缚去追求精神生活,三则是学习西方的经验,开发普世价值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引导能力。而哪一条是我们的正道,我们虽不能直接获取肯定回复,但在童世骏新书《当代中国的精神挑战--童世骏讲演录》中,多少能够进行一些思索。
陈卫平
精神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我们
顾红亮则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他所理解的精神生活。在充溢着“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精神生活”的现实里,我们同样需要反观自身,思考精神生活需要什么样的我们。他举例道,一个知识分子,虽然可以创作出大量的精神文化产品,但有可能他的创作本身是为了利益的追求,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个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活并不富裕和高尚。
顾红亮
美好精神生活的标准已被人们熟知,对真善美的追求也持续在进行,但是最关键的是我们是否为追求精神生活做足了准备?顾红亮继续举例,追求精神生活好比登山,当我们在山脚下时,便要反复提醒自己,是否穿上了合适的鞋子,是否带足了所需的粮食和饮用水。因此在他看来,当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责任和选择。
责任有岗位责任和道德责任之分。前者指社会中每个人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后者则是从古至今一贯宣扬的道德意义上的标准,即人如何成为一个善良的人。面对自身的责任,一个人必须做到有责、负责、尽责,怀抱责任感并在付诸行动中全力以赴,那么人便完成了追求精神生活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精神生活的实现才有可能。
嘉宾为读者签名
思南读书会NO.193
现场:王若虚
撰稿:张作炜
摄影:隋 文
杜湘涛
编辑:黄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