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05日09:39 来源:思南读书会 作者:思南读书会 点击: 次
从左至右为王侃瑜、江晓原、宝树、潘海天
6月24日下午,第188期思南读书会“跨越文化与边疆暨《未来镜像》的分享会”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科幻作家宝树,竺灿文化联合创始人、科幻作家潘海天畅谈科幻文学在知识边界、文化边界以及国家边界上的跨越,与主持人王侃瑜共同走进科幻的文学世界。
文化壁垒:疏离感中的文化启发
2015年,刘慈欣《三体》获得素有“科幻文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2016年,郝景芳《北京折叠》又再次摘得“雨果奖”,中国科幻作品在以强势的姿态与世界科幻接轨。除此,主持王侃瑜介绍,2015年开始,微像文化联合全球科幻月刊《克拉克世界》做了中国科幻专栏,《未来镜像》一书收录了九位中国科幻作家发表过的部分专栏作品,其中包括刘慈欣、郝景芳、张冉、夏笳、阿缺等九位作家,由雨果奖得主、《三体》译者刘宇昆领衔翻译,这是中外科幻合作的一个里程碑。
在当今中国科幻文学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如何跨越层层文化壁垒?江晓原提出,随着译介作品的日益推行,由语言带来的文化交流障碍也在减退。“语言是最重要的障碍,这个障碍一旦越过以后,后面的事情就比较好办。”随之而来的文化隔阂,实则可以在后期的主观能动性上进行积累。江晓原表示,“有时候外国人写的东西对中国人非常有启发,比如说《克拉克世界》太空漫游后面几部里有很多中国元素,连钱学森都被直接写进了小说。”
江晓原
宝树认为这里所说的壁垒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个是显性的文化,一个则是隐匿于文化背后的文明:“表面上看会明白,但是隐藏的文化精神、价值取向等,要深入文化精髓才能理解。”
潘海天则从动态过程来解读文化壁垒的形成,这种壁垒的形态要一分为二,一个是走出去,一个是引进来。他谈到,“老外往往忽略了中国现当代的精神追求和思考,这也是一种壁垒。”在这当中存在着一种陌生化的认知疏离,潘海天提到《外国人看鼓浪屿》一书,当时生活在鼓浪屿的很多老外写他们在中国生存的状态,这个角度在我们看来是非常新颖、有趣的,这种文化壁垒反而是突破思维惯性和既定视角的优势所在。
潘海天
人和自然的对话——跨越疆域的共鸣
从跨越文化到跨越疆域,宝树将传统文学与科幻文学进行对比,谈到了科幻文学的特质,“莫言写中国问题,外国文学爱好者喜读莫言,喜欢的其实是被描述的中国,一个也许和他没有任何关系的国度。而《三体》,在读的时候却有很强的代入感,涉及很多外星人入侵、高科技危害,甚至社会女性化等未来议题,所以奥巴马看《三体》可能想到美国社会当代现实的问题,而看莫言,是作为一个文化上比较远的欣赏。”如果说传统文学打造的是一个“彼岸的世界”,那么科幻文学则是一个“预测的现实”,戏谑或狂欢的外套包裹着的其实是关于生命和命运的严肃话题。
宝树
潘海天谈到,“科幻小说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在于写的故事通常发生在比较新的世界里,作者在写的时候已经很注意让读者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逐渐的认识,在小说里慢慢把这个世界展现出来。”科幻小说自带“注释”的特点可以使读者更好地进入文本,而使命感则更加让科幻文学引人入胜。“科幻作家写这些故事,塑造人物的时候通常不是关注个人的命运或者思考,可能是代表某个群体、甚至某个国家,把一个国家作为一个人物来进行整体描述。”潘海天说。所以,科幻小说天然带有一种跨越国别的状态,达到“共鸣”的高度。
江晓原将格局置入“地球村”的大环境,他提到科幻文学中常做的一个假设“如果我们的身边有一批人,他们跟我们人种不一样,他们有超能力,甚至长相也不一样,这个时候我们人类愿不愿意跟这样的物种分享这个地球?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故事从这里展开,很快就进入哲学层面,这比我们现在讲的主题还要大,跨越得更远。”
现场读者
科幻:弥合科学与人文?
王侃瑜提到科学和人文的不同维度和性质:“1959年C?P?斯诺做过一个讲座,论点是整个西方社会知识分子的生活被名义上分成两种文化,科学和人文,而这对解决世界上的问题是重大的障碍。”今天的科幻文学将空灵的想象与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中国式科幻文学一方面强调对科学的信心,而另一方面又兼有人文关怀,注重展现科学的美感,可以说处于中间的位置。
王侃瑜
江晓原进一步补充,在今天来看,斯诺的论点已经产生了大相径庭的变化:“他当时的意思是说,科学这种文化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人文那帮人掌握的权威太大,话语权太大,他们傲慢,拒绝理解科学家。到了今天,情形已经反过来,今天科学家变得傲慢,拒绝理解人文。”在科学和人文的对垒中始终存在着“傲慢与偏见”,“不屑”比“不会”更阻碍了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处于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尴尬位置,科幻能否起到弥合的作用?宝树以一个巧妙的比喻进行了回答:“科幻位于科学和人文之间,就像西域位于中国和西方的中间位置。西域可能受到中国、印度或者罗马文化的影响,而科幻并不是有一个偏向,我们要帮科学普及人文或者助力人文引导科学。科幻本身容纳很多类型,不需要为科幻找一个确定的立场,就是在中间的平台,这些东西相互作用本身会产生更有趣的东西,这个是它的意义所在。”
读者提问
潘海天表示在自己的作品里并没有赞成某个学科,也不会故意彰显某一个学科。他认为,科幻文学的问题意识在于人的异化,科技导致人异化,人一旦异化,就不是普通人之间的相处问题。科幻小说的“科”是指“科技”而非“科学”,“科学只有对错,没有更多别的因素,一个公式,要么成立,要么不成立,而科技是利用这个公式造了一个可以应用的东西,科技里一定有人为因素,造成原子弹的时候,原子弹里就会有道德问题。”他强调科幻小说更关注的是后者,“科幻小说天然的是会有很多的哲学思维在里面,虽然起步从科学公式开始,但是最终归纳到人的哲学方面。”
最后,王侃瑜表示,更多中国科幻作品的主动输出,让外国看到中国科幻文学的身影,听到它的声音。她表示《未来镜像》会一直继续做下去,为中国的科幻文学留一方耕耘的土地。
嘉宾们为读者签名
思南读书会NO.188
现场:陈 思
撰稿:巫小妤
改稿:陈 思
摄影:隋 文
杜湘涛
编辑:黄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