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27日10:14 来源:上海观察 作者:施晨露 点击: 次
“网上买书虽然方便,但人与人的接触与交流仍是无法取代的。逛逛书集、听听讲座、喝喝咖啡、会会朋友,希望这可以成为市民生活的一种方式。”这是三年前,上海作协副主席、思南读书会发起人孙甘露对于这个“新生儿”的冀望。三年间,思南读书会已累计举办164期,请来430多位海内外知名作家、学者每周六与市民相约;同步举办的思南书集为1万余种、3.5万多册图书找到“主人”,销售码洋近百万元。25日,思南读书会举办三周年特别活动,孙甘露感慨:“小小读书会能坚持下来,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有赖于大量幕后功臣,更要感谢上海这座城市和城市里的人,是我们生长的这个地方孕育了它。”
读书会三周年特别活动主角是一本粉红色封面的新刊物《思南文学选刊》,这是本埠第一份大型纯文学选刊,双月发行。“上海是中国文学的重镇,也是文学期刊的重镇,有大家熟知的《萌芽》《收获》《上海文学》《上海文化》等重要杂志,上海文学界和读者也一直盼望能有一本代表上海水平、体现国际视野的文学选刊”,上海作协党组书记王伟说,《思南文学选刊》的创办完整了上海文学版图,为上海文学期刊矩阵又添重要一笔。而在孙甘露看来,这份延伸和拓展自思南读书会的文学选刊,亦是新媒体时代探索社会化办刊的新尝试。担任主编的他自称是“管杂务”的,两位供职于上海作协的青年评论家黄德海、项静成为这份新刊物实际上的“掌舵者”,上海年轻一代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也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把这些最有才华的年轻人聚拢起来,这是我们办好这份刊物的信心。”
翻开《思南文学选刊》创刊号,“叙事”、“诗歌”、“随笔”、“对读”、“重温”、“资讯”六大栏目各有趣味。比如,“对读”栏目里,与《人工智能的起源》相对应的《机器人写小说的那一天》的作者,就是日本一所大学研究室研发的机器人。“随笔”栏目不仅限于散文,而是希望容纳各种新的文体尝试。“选刊的第一原则是选优”,项静说,“我们希望选择的文学作品,无论是什么形式,都能体现出这个时代人的精神需求和时代的内在脉动,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出发点。读书会侧重现场感和即时互动,选刊则好似一条条线索和启示,希望可以通过这份刊物帮助有心的读者,创造自己的阅读谱系。”
读者,可能是思南读书会最重要的“财富”。从一周年特别活动开始,思南读书会就设立了“致敬读者”环节,至今已评选出三届年度读者和年度荣誉读者。“诺奖得主奈保尔看到酷暑天聚集起大量读者时惊讶的脸,在暴雨中等候活动的读者,在角落里听讲的盲人‘读者’专注的神情……”在孙甘露的记忆里,这些都是读书会串联起的这座城市最生动的阅读表情。昨天,一如读书会举办的每个周六,四面八方而来的热心读者早早聚拢到现场,安静地排队等待入场。活动开始后,现场虽然挤得几乎站不下人,但丝毫不显乱象,人与人之间温和有礼的交往或许是阅读带来的附加意义。“我们期待下一年,思南读书会品牌能进一步拓展,包括《思南文学选刊》更好地融入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系列活动,更好地融入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建设中去。”孙甘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