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路内长篇小说《慈悲》专题
2016年12月09日09:58 来源:上海作家网 作者:上海作家网 点击: 次
时间的关系简单说一下我对作品《慈悲》的一些印象,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觉得《慈悲》真是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而且这是我最近几年读过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首先感谢路内提供了这样的作品。
第一点形式,我觉得路内的形式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讲,一个是他的场景,场景非常具有镜头感,但是他的语言跟场景又有密切的契合,他的语言是笔记式的语言,有一个场景式的镜头感加一个笔记式的语言,导致了他的小说读起来特别的顺畅,有阅读的快感。最重要镜头感和笔记式的语言里面呈现了一个路内所独具的,我们可以称之为路内式的调调,这里面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调性,一般作家很难找到这个调性,我特别能理解路内为什么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六部长篇甚至七篇,因为调性找得特别准确,作家找到这个声音以后,会把他的作品像行云流水一般出来,在他的小说里面能够发现,他的语言,人物的动作是高知一致的,比如踢阀门的动作,我觉得这个调性特别重要,很多作家其实可能写一辈子都找不到这个调性,这个是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第二点路内《慈悲》里面有一个非常朴素的美学,朴素但是不简单,我不是很赞同用简单或者简洁这样的词形容他的小说,他的小说里面有一种非常朴素或者高度自觉美学的思考在里面,这个小说有个高度自我进化的功能,主要是指他对历史的态度,规避了对历史宣泄式的还有一种极端化的处理,所以我觉得他在这里边,用一种非宣泄式的,非极端化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小说最重要的一个向度,在当代小说里很少见到的,用一种非常审美化,来处理和讨论历史,这个里面最有意思不仅仅是小说。我看到路内一个访谈说他父亲,他完全把他父亲当作一个对象,他是一个高度审美化的人物,这个距离非常有意思,他把对父亲作为一种审美对象,其实是把他的历史确定成了历史对象,这是我对50后最不满意的地方,他们对处理历史,因为自我经验的固执,导致他们跟历史的距离和审美的关系不能构成一个有距离进化的审美,这个里面朴素的美学特别值得我们重新的发掘,包括像古希腊的时候伟大的静默,就是你怎么用一种静默的方式去观看历史,把历史作为一种审美上的升华和提升,这也是我们在读这个小说的时候觉得有愉悦的地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70后或者更年轻的作家,会有一个更深的视野,对写作里面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伤痕式的克服,现在其实在一些年轻作家里面,伤痕系数表面是没有,其实被内置化了,比如我们写大量的失败者,其实都是新的伤痕系数的变体,在这里我们需要重新调整方向,这是一个克服。
另外,也是这部小说最后让我特别感动的地方,这几年有几部小说都用这种处理方式,就是结尾方式,路内在这部小说里面,从慈悲开始,试图在提供一种哲学,我觉得在路内的小说最后他为什么让人觉得如此的亲切,我完全没有工厂的经验,但是在书里面他提供了文化基因特别严重的地方,他提供了一个完全中国式的日常生活普通人的生命哲学,比如说入土为安,这是非常大的传统,比如我们在年轻时候可能会喜欢对抗,但是到了一定年纪一定会回到这里,寻根,入土为安,付生最后跑得那么快,他们在感慨,他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了,这是他们的一种想象,这是中国非常传统普通人人生的一种哲学,比如现代小说里面常常说个体的毁灭,我们发现这里没有毁灭,没有那种现代主义的西方小说传统里面的毁灭,完全是中国式的,所以我觉得这也是让我特别喜欢和非常信任这部作品的地方。
最后再讲一点我对慈悲的理解我对慈悲这个词的理解,作为一个小说观察的视角,同时理解为路内这个小说结构人物的方式,这个方式也是特别重要的地方,在他人的身上或者在他人的命运中看到自己的命运,然后你才能够感到慈悲,同时你的人物也才不会直对于我,而是一个敞开式的,如果用个大词,这是向伟大汉语小说传统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