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按钮
关闭按钮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专题 > 2016上海国际文学周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二手时间”

2016年08月23日16:39 来源:上海国际文学周 作者:上海国际文学周 点击:

8月19日上午十点,思南文学之家邀请诺奖得主、白俄罗斯记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及评论家陈晓明,同台下的读者们一起分享她的新书《二手时间》及其创作背后的故事。

(本图摄影:陈刚毅)

阿列克谢耶维奇来到思南文学之家贵宾厅,接受由上海出版局局长俆炯、市作协副主席孙甘露向她颁发的《上海书展荣誉嘉宾》证书,徐炯说:“这是上海书展13年来的第一次颁发,阿列克谢耶维奇也是获此证书第一人。”

S.A.阿列克谢耶维奇这样说:“这五本红色乌托邦系列的书都可以说是对于红色时代的一个实验、一个验证。我在写的其实不是一个宏大的社会主义,我写的就是一个家的社会主义,是家庭里的社会主义,就是从家庭、小人物角度来描绘变化。”

“我写这个书持续了很长时间,我的想法就是去找每一个人。对于每一本书我找的人都采取的是不同的方法。在寻找过程当中,我也是在寻找那些能够让人们感觉震惊的人。当然人都是一样的,都是一个生物上的人,都是有水流般的人在人流之中。我在寻找人的时候主要是寻找那些他们思考自己过去,思考自己发生的事情,也在想未来的一些问题的人。”

陈晓明这样评价她的作品:“几乎每一页都挺触动我,每一页都是刺痛你,深重的创伤型的记忆。他写阿赫罗梅耶夫元帅之死,她在讲述他的死,为什么死。这个事情把前苏联的变故,通过一个人的死,首先通过他的女儿讲述,他在这个变故当中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扮演了什么角色。小说不断地强化、叙述,反复聚焦于他是怎么死的,他自杀的心理,自杀所带出的这些问题,我觉得这个小说在这个事件上挖掘得非常深。”

“这次S.A.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等一系列作品,获诺贝尔奖之后对中国有很强的震撼,对中国的非虚构文学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触及作用。”

进行过网上预约的读者们在场外耐心等待入场。

现场座无虚席,读者们在台下认真记录笔记。二楼转播厅内也坐满了观众。

现场媒体及读者踊跃提问,对阿列克谢耶维奇自身的经历和其作品中所讲述的内容进行交流。她用自己所经历过的故事和书中所描写的场景详细做了回答。

版权所有 沪ICP备14002215号-3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3678号
电子邮件:shanghaizuojia@126.com 联系电话:086-021-54039771
1791
Baidu
map